月经不调是指月经周期、经期长短或经量异常的情况。中医认为月经不调的病因主要包括肝、脾、肾功能失调以及外感六淫、内伤七情等。具体症状可归纳为以下几类:
经期异常:包括月经先期、月经后期和月经先后无定期。月经先期是指月经周期提前七天以上,常因血热或气虚所致;月经后期是指月经周期延迟七天以上,多因血虚、寒凝或气滞导致;月经先后无定期是指月经周期时而提前,时而错后,多因肝郁或脾虚所致。
经量异常:包括经量过多和经量过少。经量过多常见于血热、气虚等情况;经量过少则多见于血虚、肾虚或血瘀。
经色异常:正常月经颜色为鲜红色,异常则可能呈现淡红、深红或紫黑色,伴随血块。淡红多因血虚;深红多因血热;紫黑色伴血块常因寒凝或血瘀。
经质异常:正常月经血应稀薄无凝块,若经血稠黏有块,多因寒凝、血瘀或气滞。
经行不畅:表现为经行腹痛、腰痛、乳房胀痛等症状。多因寒凝、气滞、血瘀或肝郁等因素引起。
中医治疗月经不调以调理气血、疏肝理气、健脾益肾等为主要方法,具体需根据病因和症状的不同采取辨证施治。常用的中药有当归、川芎、白芍、益母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