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性尿崩症是由于肾脏不能适当地保存体内水分而引起的一种稀尿症。其主要原因是抗利尿激素(ADH)的分泌不足或作用受阻,导致肾小管无法重吸收足够的水分以维持体内水平衡。此症状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遗传因素、肾脏结构异常、某些药物的副作用、肾脏感染或损伤等。常见的原发性肾性尿崩症是由于肾脏自身结构或功能异常所致,而继发性肾性尿崩症则可能是由于其他疾病或药物引起的。对于特定个体而言,确切的病因可能需要进一步的临床评估和诊断,以确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17226人阅读 1个回答
18992人阅读 1个回答
9880人阅读 1个回答
12709人阅读 1个回答
6430人阅读 1个回答
1439人阅读 1个回答
4225人阅读 1个回答
14656人阅读 1个回答
6059人阅读 1个回答
1310人阅读 1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