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
脑性瘫痪(脑瘫)是一种由大脑发育异常或损伤引起的永久性运动和姿势障碍,主要症状包括以下几方面:
运动功能障碍:表现为运动发育迟缓,如翻身、坐、爬、站和走的时间较同龄儿童明显推迟。肌肉张力异常,可以是肌肉紧张(痉挛型),肌肉松弛(松弛型)或不规则运动(舞蹈型)。
姿势异常:患儿的姿势控制能力差,容易出现异常姿势,例如在坐或站时身体歪斜、四肢异常屈曲或伸展。
协调和平衡问题:协调动作困难,表现为精细动作不灵活,容易摔倒,无法保持身体平衡。
反射异常:某些原始反射(如握持反射、吸吮反射)在正常儿童早期消失,但脑瘫患儿可能会持续存在。
语言和吞咽困难:由于面部和舌部肌肉控制受限,患儿可能会有语言发育迟缓或语言障碍,以及吞咽困难,容易导致营养不良。
感觉障碍:包括触觉、视觉、听觉等感官功能的异常,部分患儿可能对痛觉、温度感觉或位置感觉不敏感。
认知障碍:一些患儿可能伴有智力发育迟缓,注意力缺陷或学习困难。
癫痫发作:部分脑瘫患儿会出现癫痫发作,进一步影响其神经系统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脑瘫的症状和严重程度因个体而异,不同患儿可能表现出不同的症状组合。及时诊断和干预对于改善患儿生活质量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