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结婚后一直未生育且妻子已排除问题的夫妻而言,如果丈夫也许有生育问题,他应立即前往医院进行检查、找出原因并尽早接受治疗。他可以先在泌尿科进行检查,然后再到男性科进行进一步检查。对于没有生育能力的男性来说,他们患上睾丸癌的风险会增加。睾丸生殖细胞癌在工业化国家的年轻男性中较为常见,并在最近的30至50年间流行起来。与此同时,这些国家的男性精子质量和生育能力也呈下降趋势,但我们不确定这两种现象之间是否有关联。

研究人员对1967年至1998年接受不育治疗的22562对夫妇的资料进行了分析(其中4549对夫妇因男性原因无法生育)。研究人员参考了州癌症登记处的病历记录,这些记录包括了1988年至2004年被诊断为癌症的患者的相关资料。在这22562名男性中,有34人在接受不育治疗后的一年内被诊断为睾丸癌。与同年龄段的整体人口相比(这些数据来自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监测与终结果计划),接受不育治疗的患者患睾丸癌的比例是整体人口的3倍。自身原因导致无法生育的人患睾丸癌的比例是非自身原因导致无法生育的人的2.8倍。
在解释这些数据时,我们也会考虑到男性不育的原因,或者治疗导致睾丸癌的可能性。然而,这个假设是站不住脚的,因为许多不育治疗的男性采用的是辅助生殖技术,而不是特殊的药物和外科手术。那些寻求不育治疗的男性,在检查中发现睾丸癌的可能性也是不存在的。因为大多数成年睾丸癌患者在体检中发现阴囊有结节和肿胀,很快就会被诊断出来。
导致不育和睾丸癌的常见原因是暴露于环境中。环境因素导致DNA修复故障或人体对遗传物质中小范围损伤的反应错误,可能与这两种疾病有关联。
诊断男性不育问题
在收集病史和体检后,需要进行精液分析,这是男性不育的主要筛查项目。检查员建议在进行精液分析前的2~3天内不要进行射精(通常要求5天)。一般采用手淫将精液注入玻璃容器中,最好在实验室附近进行采集。如果难以采集精液,可以使用无润滑剂、对精子无化学毒性的特制避孕套,在性交时收集精液。最好取2~3份样本进行分析,以确保结果更可靠。
如果发现精液异常,需要再次进行精液分析,因为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采集的样本往往会有较大的差异。如果再次检查结果仍然异常,就需要进一步寻找原因。影响睾丸功能的可能原因有:近3个月内患急性腮腺炎(腮腺炎会引起睾丸炎)、长期发烧、睾丸损伤、暴露在工业和环境毒物中、自身烯雌酚和类固醇药物的使用以及饮酒等。然而,如果精子计数低,也可能只是由于采集时间距离上次射精过近,或者是由于一些精液沉淀在容器底部。
在进行体检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检查睾丸是否正常下降;其次要查明是否存在可能导致不育的遗传性疾病和代谢性疾病;还要观察是否存在由睾丸疾病或其他内分泌腺(如垂体)疾病引起的激素紊乱情况,这可能导致睾丸激素的产生减少,进而导致性腺功能减退等问题(参考第268节)。
在开始使用医学辅助生育技术之前,应该先去不孕症治疗中心做一些关于精子功能和质量的检查。这些检查可以包括精子抗体的检测,以确定精子的膜是否完好,并确定精子是否具备结合和穿透卵子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