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前列腺炎可以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两者有不同的特点。急性前列腺炎容易引起患者的注意,并且多可以及时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目前对于该病的诊断、治疗和防止复发等方面的简单有效措施是不足的,也没有明确的治疗标准。患者经常感到精神压力,因为找了很多医院治疗却不满意治疗效果。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症状是多种多样的,这些症状并不与炎症的严重程度成正比。一些患者前列腺液中含有大量的脓细胞,但却没有症状。另一些患者前列腺液检查正常或接近正常,但却有严重的临床症状。常见的症状可以总结为:

1、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鉴别诊断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急性肾盂肾炎症状包括发热、恶寒、排尿频率增加、排尿紧迫和尿液中可能出现疼痛感。通常患侧会感到腰部酸痛或腰痛。
(2)脓肾:脓肾的症状包括剧烈的寒战和发热,尿频、尿急和尿痛,以及明显的同侧腰痛。在男性患者中,还会出现会阴部疼痛,但没有排尿困难。直肠指检时,前列腺没有压痛,前列腺液检查结果正常。
(3)前列腺脓肿:还会表现出急性的寒战和发热症状。伴有排尿频率增加、尿急和尿道疼痛等症状,这是细菌性前列腺炎发展而来的结果。通过直肠B超或CT检查可以观察到前列腺内有液体积聚,取出脓液进行穿刺抽取可以明确诊断。
2、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诊断方法
(1)前列腺癌:晚期时会出现排尿不适、尿频、尿急和排尿困难的症状。通过直肠检查可以发现前列腺质地变硬,有结节。同时,血清PSA显著升高,直肠超声波检查也显示前列腺有不均匀的光团。
(2) 前列腺结核症状: 尿频、尿急、尿痛并伴有尿道滴液,下腹和会阴部疼痛。通常伴有泌尿生殖系统结核病史。直肠检查可发现前列腺出现不规则结节,前列腺液检查可发现存在抗酸杆菌。
(3)慢性无菌性前列腺炎: 伴有频繁排尿和尿道滴液,同时出现下腹和会阴部疼痛。主要通过VB1、EPS、VB3的细菌培养来区分,无菌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VB1、EPS、VB3的细菌培养结果为阴性。
(4)老年男性前列腺增生症常表现为尿频和排尿困难,主要症状是排尿不良。直肠检查可发现明显肿大的前列腺,前列腺液通常没有白细胞。
(5)精囊炎: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并伴有尿道滴液,同时也出现下腹和会阴部的疼痛。检查精囊液时,可见到红细胞和白细胞的存在,血精的数量较多。
(6)慢性膀胱炎:出现频繁排尿、急迫尿意和排尿疼痛,同时伴有下腹和会阴部的疼痛。在观察VBl和VB3时,可以看到白细胞,在进行细菌培养时能够检测到细菌的增殖,但EPS检查结果正常。
3、无菌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差异化诊断方法
(1)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出现尿频、尿急、尿痛,伴有尿道和阴部疼痛。通过VB1、EPS、VB3的细菌培养进行鉴别。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通过VB1的细菌培养来确定是否存在细菌,EPS通常会有细菌生长,VB3的细菌培养为阳性则表明为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如果VB1、EPS和VB3的细菌培养均为阴性,则说明没有细菌感染。
(2)慢性膀胱炎的症状包括频繁排尿、尿急、尿痛,同时伴有下腹和会阴部的疼痛。然而,在慢性膀胱炎的VB1和VB3细菌检测中呈阳性,而EPS中没有细菌生长。
(3) 慢性尿道炎: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VB1细菌检测结果阳性,而VB3和EPS细菌则未检到任何细菌生长。
4、鉴别诊断前列腺疼痛的方法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是一种常见疾病,其特征包括尿频、尿急、下腹和会阴部疼痛。鉴别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与其他类型的前列腺炎主要通过VB1、EPS、VB3的细菌培养结果来确定。在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VB1培养结果中观察是否存在细菌,EPS培养通常会有细菌生长,而VB3的细菌培养结果则会呈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