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神经性膀胱炎的措施:定期排尿,尤其适用于尿肌反射过度敏感的患者。无论患者是否感到尿急,每隔3至4小时需排尿一次。药物治疗常常结合定时排尿进行。盆底肌训练和会阴区电刺激常用于辅助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增加膀胱出口阻力。训练“扳机点”排尿,使用Crede手法能够增加膀胱内压力和收缩,促进膀胱排空,但对于一些低顺应性膀胱伴随反流的病例,Crede手法可能会加重肾功能损害。

实际上,几乎所有神经系统疾病都可能对膀胱功能造成影响。控制膀胱功能的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组织,一旦其中一部分神经组织受损,就可能会影响膀胱的正常工作。例如中风、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症、糖尿病、脊髓肿胀、脊髓外伤或手术,以及盆腔外伤或手术等情况都可能导致膀胱功能异常。
神经源性膀胱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或周围神经的损伤导致的排尿功能障碍。生活中需要注意定期更换内裤并保持清洁,特别关注会阴部的卫生。每次排尿应尽量完全排干,避免膀胱内有残余的尿液。
除此之外,神经源性膀胱的发生与不良的排尿习惯、器官老化、炎症和焦虑等因素导致的神经机能退化有关。要预防神经源性膀胱,就需要防止神经损伤和神经功能退化。
预防疾病需要与日常生活结合,在注重心理保健方面做得更多,减少生气,保持情绪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