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养生网
一起养生网
子宫内膜癌的典型症状是什么?做什么检查可以确诊子宫内膜癌?
更新时间:2024-02-10 22:05:02  浏览:

子宫内膜癌是一种严重的妇科疾病,患病率相对较高。患者一旦罹患该病,将面临极大的危害。因此,我们应该重视早期症状和体征,并及时进行检查。

子宫内膜癌的不同类型

1、弥漫型:病变可波及全部或大部分内膜。初期和增生的子宫内膜难以区分。然而,在仔细检查癌变部位时,还有一些特征来区分它与正常的子宫内膜,即癌变粘膜变得更厚、更粗糙,且出现大小不规则的息肉样突出。而良性子宫内膜增生则较为柔软,表面光滑。

2、罕见的限制型癌症只出现在子宫内膜的一小部分,而外观广泛型的癌症则覆盖更大的范围。限制型的癌症表面变化范围不大,但会深入肌层侵犯,导致子宫体增大或发生坏死感染,最终形成子宫壁溃疡,甚至可能穿透。晚期的病情同样可能会侵蚀周围组织或发生转移。

3、息肉型子宫内膜癌一般较常见于子宫角部位。

子宫内膜癌的症状表现

1、月经异常是指女性月经周期、周期长度或出血量发生异常的情况。其中最常见的症状是阴道不规则出血,一开始出血量较少,并且无时无刻不在出血,随着病情的恶化,出血量逐渐增加,但大量出血的情况较少见。闭经的患者中,如果月经量增加,月经期延长,有时量多有时量少,并且出现断断续续的闭经情况,医学上就需要警惕可能存在子宫内膜癌的可能性。

2、阴道分泌物异常:少数人会出现分泌物增多的情况,早期可能是淡红色的水样物;如果发展到晚期并伴有感染,可能会有脓血样的排液,同时还有恶臭味道。

3、痛感:一般情况下,子宫内膜癌没有疼痛感。但在晚期,癌症可能会侵犯附近的器官和神经,使肿瘤变大并压迫其他部位,引起下腹、腰部、腿部等位置的疼痛。

4、晚期瘦、发烧:可能会出现全身无力、脸色苍白、贫血等症状,这种状况被称为恶液质。

子宫内膜癌的主要症状

1、妇科检查的结果显示,在早期,骨盆生殖器官没有明显的变化,大约40%的妇女子宫是正常的,但是在末期时可能会合并肌瘤和病变导致子宫增大。进入更年期后,妇女的子宫不会萎缩,反而会变得饱满和僵硬,这一点需要格外警惕。卵巢可能会保持正常大小,也可能会增大或者出现女性化肿瘤。在进行双合诊时,如果因为患者肥胖、疼痛或者缺乏合作而难以明确触诊结果,就不必非要坚持查明,因为诊断的依据不仅仅在于子宫的大小。一般情况下,患者的宫颈没有病变可见。只有在晚期侵犯宫颈的时候,才能看到症状组织从宫颈口突出。当子宫颈受到浸润影响时,会出现子宫旁边的子宫颈受累的情况。

2、全身症状表现:有很多患者出现糖尿病、高血压和肥胖等问题。出血时间长的患者容易发生贫血。晚期患者因为癌肿的消耗、疼痛、食欲减退、发热等症状而出现恶病质。

3、晚期患者腹股沟可触摸到肿大硬化或融合成块的淋巴结,或者有转移到肺、肝等部位的征象。

子宫内膜癌筛查

1、B超检查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可以观察子宫的大小、子宫内膜的厚度、是否存在声波不均匀或子宫腔内的异物、肌层是否受侵以及程度等情况。该检查的诊断准确率达到80%以上。由于肥胖的子宫内膜癌患者较多,阴道超声相比腹部超声更具优势。超声波检查方便且无创,成为诊断子宫内膜癌的常规检查,也是初步筛查的方法。

2、子宫内膜癌的分段诊断是目前最常用、最具价值的方法。通过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明确是否为癌症,还可以确定是否涉及到宫颈管,并且可以区分子宫内膜癌和宫颈腺癌,从而指导临床治疗。对于闭经期阴道出血较多或出血持续的患者,分阶段诊断还可以起到止血的效果。分段诊断的刮片标本需要分别标记并送交病理学检查,以便明确诊断或排除子宫内膜癌的存在。

3、宫腔镜检查:通过宫腔镜可以直接观察宫腔和宫颈管内是否存在癌症病变,包括病变的位置、大小、范围以及对宫颈管的影响情况。同时,可以进行直视下疑似病变的活检,有助于早期发现较小的病变,从而减少子宫内膜癌的漏诊率。宫腔镜下直视活检的准确率约为100%。宫腔镜检查和诊刮过程中可能发生出血、感染、子宫穿孔、宫颈裂伤、人流综合反应等并发症,且宫腔镜检查还存在水中毒的风险。关于宫腔镜检查是否会导致子宫内膜癌的扩散一直存在争议,目前大多数研究认为宫腔镜检查对子宫内膜癌的预后没有影响。

4、细胞学检查是一种诊断子宫内膜癌的方法,可以使用宫腔刷或宫腔吸引涂片等方式获取子宫内膜样本。然而,细胞学检查的阳性率较低,因此不建议常规使用。

5、核磁共振成像(MRI)可以明显显示子宫内膜癌的病灶大小和范围,肌层浸润以及盆腔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的转移情况等,因此能够相对准确地判断肿瘤的分期。相比之下,CT对软组织的分辨能力稍低,所以在具备条件的医院中,更多地选择使用MRI进行术前评价。

6、早期内膜癌患者的肿瘤标志物CA125不会升高,但如果有异位转移,CA125的上升则明显可见。作为该患者的肿瘤标志物,它能够检测疾病的进展情况以及治疗效果。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商品广告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推荐商品广告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上传,如有版权等问题请发邮件到kefu-09#foxmail.com说明(把#替换为@),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温馨提示:本内容仅作参考,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