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最普遍的长期疾病,也是心脑血管疾病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普通人的血压受到环境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有所波动。在一般人群中,随着年龄的增长,血压水平逐渐增高,尤其是收缩压更加明显。然而,在50岁以后,舒张压会出现下降的趋势,脉搏压也会有所增加。另外,由于遗传、生活方式等原因,一些女性在分娩后也可能出现血压升高的情况。

为什么产后会出现高血压?
1、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产后女性血压升高是由于自身容易患高血压,并且在妊娠期引起妊高征后,产后成为原发性高血压。
2、有些女性在怀孕前可能患有高血压,但可能没有察觉。若在怀孕期间出现高血压,而之前并未有相应症状,则属于妊娠高血压。大多数妊娠高血压在产后会自行恢复正常血压水平。
3、一些患儿出生后血压未能恢复正常。这些患者中的一部分常出现原发性高血压的发展。这类患者得病的原因多种多样,与遗传以及家庭父母的生活方式习惯等因素有关。
如何降压:
1、改善生活方式。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应该选择低钠饮食。所有患有高血压的人每天的盐摄入量不能超过6克。患者在饮食调理时应尽量减少盐的使用,少食腌制食品。
2、高血压的病人应该保持饮食的均衡,少吃含有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多吃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例如新鲜的蔬菜、水果、瘦肉和鱼类。同时要戒烟、戒酒,并进行适量的运动,每周要保持规律的运动,每周进行3到6次。
3、所有患有高血压的人都应该控制自己的体重,确保体质指数低于24,男性腰围小于90cm,女性腰围小于85cm。同时,要保持心情稳定,避免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