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养生网
一起养生网
霉菌性阴道炎是性病吗 预防要阻断三个传播途径
更新时间:2024-02-24 07:25:17  浏览:

阴道霉菌感染是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也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必须采取合理的方法来有效预防它的发生。

霉菌性阴道炎被归类为一种性传播感染吗?

可以明确地说,霉菌性阴道炎不是性病。这是女性在青春期到更年期间最常见的阴道炎症之一。虽然它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感染,但由于性行为可以传播,所以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一种性传播疾病。

性传播疾病和性病的概念不同,性传播疾病的概念较为广泛,其中包括性病。性病不仅包括我们熟悉的性传播疾病,如乙型病毒性肝炎、虱子、股癣、疥癣等等。性病是指以性行为为主要传播途径的疾病,其中的一些疾病可以通过性行为传播,但不一定是主要的传播方式。

在我国,被归类为性病的仅有八种疾病,分别是艾滋病、淋病、梅毒、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非淋菌性尿道炎、软下疳和性病性淋巴肉芽肿。

如果患上了霉菌性阴道炎,为了避免再次发生,需要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治疗,按规定的疗程使用药物,去除病因,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不洁的性生活。

霉菌性阴道炎是由霉菌感染引起的一种妇科疾病,它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播给女性。

1、主要是由内源性感染引起的,假丝酵母菌除了在阴道作为潜在致病菌寄生外,还可以在口腔和肠道寄生,若条件适宜,会引发感染。这三个部位的假丝酵母菌可相互传染。

2、有些患者可以通过性行为直接传播疾病。

3、通过接触感染的衣物间接传染的情况非常罕见。

霉菌性阴道炎的成因是什么?

1、遗传因素:约10-30%的霉菌性阴道炎患者是由遗传因素引起的。遗传引发的霉菌性阴道炎以萎缩型为主,患者主要是幼女。

2、内分泌失调是一种由内分泌系统产生的异常引起的疾病,具体表现为抑制素失衡导致局部结缔组织增生和表皮代谢紊乱,从而引发真菌性阴道炎。

3、如果患有糖尿病、白癜风、外阴湿疹、外阴瘙痒等疾病,或者滥用药物、治疗不当等,都会导致霉菌性阴道炎的形成和恶化。

4、阴部感染和炎症刺激是导致该疾病的主要原因,大约有50%的患者受到此类情况影响。女性由于对阴部卫生不够注意等原因,导致长期受到感染和刺激,进而损伤皮肤和粘膜,出现红肿、溃疡和变性等症状,甚至发展为霉菌性阴道炎。

5、滥用抗生素:若抗生素使用不当或滥用广谱抗生素,则可能引发严重的后果。这是因为抗生素在杀菌的同时也会抑制一些有益的菌群,而没有被抑制而且耐药的外来菌便可趁机大量繁殖,其中也包括霉菌。

6、使用口服避孕药:有些女性在使用口服避孕药后可能会出现霉菌性阴炎再次发作的情况,这是因为避孕药中含有的雌激素会促使霉菌产生更多的菌丝,从而使霉菌进一步侵袭阴道组织。

7、过度清洁:不正确的清洁方法和过度清洁也可能增加霉菌感染的风险。经常使用妇科清洁消毒剂、消毒垫等产品,会破坏阴道的微生态环境,导致平衡紊乱,削弱阴道的自身抗菌能力,容易导致霉菌感染和疾病的发生。

8、配偶携带:阴道里的霉菌也能传染给男性的生殖道。当霉菌寄生在男性的生殖道上时,由于男性的生殖道比较干燥且缺乏喜欢霉菌的酸性环境,因此不会出现明显的霉菌感染症状。但男性体内的霉菌孢子会再次传染给女性。

预防霉菌性阴道炎的方法

1、内衣请勿使用洗衣机清洗:虽然洗衣机方便又快捷,但是却有隐藏的霉菌军团。根据日本大坂环境科学研究所的调查研究,大部分洗衣机桶内都藏匿着霉菌。而我们衣物上发现的大多数霉菌也来自洗衣机桶内,所以使用洗衣机的次数越频繁,霉菌就会越多!

2、一些女性使用避孕药后,会出现频繁反复发生霉菌性阴道炎的情况。这是因为避孕药中的雌激素会促进霉菌生成菌丝,导致霉菌死而复生,并且进一步侵入阴道组织。所以有些女性不太依赖避孕药来预防避孕。

3、不要穿紧身衣:紧身衣会增加阴道局部的温度和湿度,这种潮湿的环境有助于霉菌滋生!

4、请勿滥用抗生素:滥用广谱抗生素不仅会杀死病原菌,还会抑制一部分有益菌群。没有被抑制的病原菌和外来抗药菌会利用这个机会大量繁殖,此外,霉菌也会随之出现。

5、过度清洁:过度清洁私处可能会增加霉菌感染的危险!尤其是频繁使用妇科消毒剂和消毒垫等产品,会破坏阴道的微生态环境,导致失衡并降低阴道的自我抗菌能力,为霉菌提供生存利基。

6、公共设施:如公交车座垫、酒店厕所、浴缸、床等公共场所可能积存了大量霉菌,使用时必须小心谨慎。

7、要注意性伴侣问题:女性阴道中的霉菌可以传染给男性的生殖道。然而,由于男性生殖道较为干燥且缺乏霉菌喜欢的酸性环境,所以当霉菌寄生于男性生殖道时,很少会出现明显的霉菌感染症状。但是,男性体内的霉菌孢子可以通过性接触再次传染给女性,导致双方出现交叉感染。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商品广告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推荐商品广告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上传,如有版权等问题请发邮件到kefu-09#foxmail.com说明(把#替换为@),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温馨提示:本内容仅作参考,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