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完孩子后不慎怀孕可能会对子宫造成伤害。
尽管哺乳期妇女在产后大约6个月后会恢复正常排卵,但不哺乳期妇女则在产后约3个月后恢复正常排卵。然而,认为哺乳期妇女在产后5个月之前或不哺乳期妇女在产后2个月之前是安全期是错误的。由于个体差异,有相当多的哺乳妇女在产后一个多月即可排卵。因此,当妇女在产后和哺乳期恢复性生活时,应采取避孕措施,以免遭受意外怀孕。若发生意外怀孕,不论选择继续怀孕还是终止怀孕,都会对尚未完全康复的子宫造成二次严重伤害。
2.生完孩子后,如果出现意外怀孕的情况,务必进行妇科检查。
产后42天,女性需前往医院进行超声检查和妇科检查。如果子宫恢复正常,没有妇科感染,便可重新开始性生活。在恢复正常性生活后,可选用避孕套、避孕环等避孕方法。自然分娩的妇女可在分娩后约3个月使用避孕环,而剖宫产的妇女需等待半年后才能使用避孕环。哺乳期的妇女不适宜口服避孕药或使用埋线避孕,因为这些避孕方法中的某些成分可能会对乳汁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婴儿的生长发育。
3.怀孕之后需采取措施做好避孕。
生育后避孕特别关键,因此在同房时务必采取避孕措施。在产后康复期间意外怀孕是绝对不可取的,因为子宫尚未完全康复,这可能对子宫造成严重伤害。避孕方法包括安全期避孕、避孕套、避孕环、外避孕、口服避孕药和绝育手术六种。如果正在母乳喂养宝宝,则应避免使用避孕药,以免影响宝宝健康。
如何正确处理产后性生活?
注意避孕很重要:研究显示,产后40至50天会恢复排卵,在产后3至8个月即使不完全哺乳也可恢复排卵,完全哺乳的新妈妈也可能有2%的怀孕几率。
性生活需适度:产后恢复期间,性行为不能过于频繁。产后哺乳期妇女的卵巢功能会受到抑制,卵巢中的卵泡会停滞。这些停滞和未发育的卵泡无法产生雌激素。由于阴道黏膜缺乏雌激素,不仅会变得较薄,同时也更脆弱,失去了弹性。
预防阴道裂伤:产后性生活可能导致阴道裂伤,通常表现为性交后的出血,颜色鲜红,某些女性可能感到疼痛。若出现性交后出血,应尽快就医,避免过量出血。
此外,在恢复性生活时需谨慎,尽管新妈妈的生殖器官已经康复,但内分泌可能尚未恢复到怀孕前的水平。阴道组织脆弱易受损,可能产生裂伤甚至大出血。务必采取避孕措施,因为产后哺乳期即使没有月经也可能怀孕。
产后恶露是指产妇在生产后出现的阴道出血现象。
新生妈妈生产后,随着子宫蜕膜脱落,尤其是胎盘附着物,含有血液、坏死蜕膜等组织通过阴道排出,这种现象被称为产褥。产褥的持续时间因人而异,平均大约是21天,有些人可能只需14天,而有些人则可能长达6周。
产后的分娩出的血液和其他细胞残留物在子宫内被清洁出来的过程,称为恶露。根据时间的长短和颜色的变化,恶露可以分为 lochia rubra(深红色),lochia serosa(粉红色)和 lochia alba(白色或浅黄色)。
产后第一周的时候,妇女会出现红色的分泌物,数量较多,颜色鲜红,其中包含大量血液、小血块和坏死组织,这种分泌物被称为红色恶露。持续三到四天后,产后子宫出血逐渐减少,而浆液增加,这时恶露变成了浆液质地。
产后恶露,在产后一周至两周内,逐渐减少血量,逐渐出现坏死的羊羹状物、宫颈黏液、阴道分泌物和细菌,使得恶露颜色由深红变为浅红,这时就称为浆性恶露。浆性恶露持续约10天,逐渐减少,白细胞增多,最终变成白色恶露。
白色分泌物通常出现在分娩后1-3周内。在这段时间内,分泌物不再含有血液,而有许多白细胞、蜕皮细胞和细菌,使得分泌物变得浓稠、呈白色。因此,这种分泌物被称为白色分泌物。白色分泌物会持续约三周左右,期间需要保持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