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是骨盆炎。该疾病的出现会极大地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并危害其健康。因此,我们需要重视它的发病因素以及在日常生活中预防该疾病的方法。接下来,我们来探讨骨盆炎是如何发生的。

引起盆腔炎的原因有哪些?
免疫因素
当自然的防御功能受损,或者机体的免疫力下降,内分泌出现变化,或者外来的病原菌侵入时,很容易引发炎症。
病情转移
如果急性骨盆炎没有完全治愈,疾病可能会转变成慢性骨盆炎,并且还可能导致邻近器官的炎症蔓延。例如,阑尾炎和腹膜炎可能会蔓延到骨盆,引起慢性骨盆炎的发生。病原体主要是大肠杆菌。
病理变化
一些慢性骨盆炎是急性骨盆炎的持续病理变化,没有病原体。
分娩后、流产后、妇科手术之后
刮宫、输卵管介入、子宫输卵管造影、宫腔镜检查、人工流产等带有一定风险的手术和检查会对骨盆造成损伤。若不遵循严格的无菌原则,也可能导致生殖道粘膜受损、出血和坏死等问题。
与性活动和年龄相关的
骨盆炎常见于女性在性活动时,尤其是初次性交的年轻女性。她们可能有多个性伴侣、频繁进行性交,并且性伴侣中可能存在性传播疾病患者。
生殖系统感染
淋病、奈瑟菌性宫颈炎、衣原体性宫颈炎以及细菌性阴道病这些生殖道性感染症可通过生殖道与骨盆的连接而引发骨盆炎。
性卫生不良
在生理期间进行性行为时,如果使用不干净的卫生棉条或者在洗澡时不注意清洁,这些不良习惯都会使病原体侵入,引发炎症。此外,对性卫生保健不够重视以及不正确的阴道清洗也会增加患上骨盆炎的风险。
骨盘炎症状
1、最初的症状:全身症状有时会有轻微发烧,容易疲劳,部分患者因为病程较长而出现神经衰弱的症状,例如失眠、情绪低落、全身不适等。下腹部感到胀满、疼痛,腰骶部也会疼痛,疲劳、性生活后以及月经前后的症状会加重。由于长时间的慢性炎症导致盆腔淤血,月经过多,卵巢功能损害时会出现月经失调,而输卵管黏连阻塞则会导致不孕症。
2、晚期症状:病情急性,病情严重,患者表现出下腹部剧痛、发烧、寒战、头痛、食欲不振等症状。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病容紧急,体温升高,心率加快,下腹肌肉紧张,有压痛和反跳痛等症状。骨盆检查结果显示阴道有大量脓性分泌物,穹顶区触痛明显,子宫和双附件有压痛、反跳痛或单侧附件增厚的情况。
预防盆腔炎的方法
1、记住以下经期保健要点
为了避免感染,我们需要在月经期间注意以下几点:更换干净的内衣和卫生巾,避免受寒,不要食用冷刺激性食物,不要过度劳累。要给自己充分休息,如果过度劳累会导致盆腔充血,降低抵抗力,引发盆腔炎。在月经期间,要禁止性生活、游泳、盆浴和桑拿浴,因为在这个时候身体的抵抗力较低,细菌容易入侵并导致感染。
2、不要忽视个人卫生的重要性。
保持会阴部的卫生与干燥,每天晚上使用清水清洗外阴。要确保每个人使用专属的洗手盆,一般不需要清洗阴道内部,也不需要使用热水、肥皂等清洗外阴。平时要经常更换内衣,避免穿紧身衣和化纤内衣。床上用品需要单独清洗和干燥,以免病原菌传染给他人。
3、减肥并不需要降低营养摄入量
一些女性担心自己会变胖,所以选择不吃饭来减肥。然而,这样做会使身体变得极度虚弱,而且由于没有及时补充营养,身体的抵抗力会急剧下降,容易引发各种感染或者骨盆炎。正确的方法是,在节食的同时,女性可以多食用富含高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和豆制品,也要多食用蔬菜和水果。这样不仅可以满足身体所需,还不会增加体重。
4、请注意定期进行自我检查,早期发现问题就能早期治疗。
需要注意观察白带的多少、质地、颜色和气味。如果白带量较多、颜色偏黄且质地浓稠,还伴有难闻的气味,说明可能存在问题。而如果白带从黄色变为白色(或浅黄色),量变少,味道正常(微酸味),则表示病情正在好转。
5、合理用药的规范化是十分重要的。
一些患者得病后稍有不适,就会服用抗生素。然而,长期服用可能会导致阴道内菌群失调,增加阴道分泌物,白带呈现白豆渣状。当出现此类症状时,应立即到医院就诊以排除霉菌性阴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