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特异性外阴炎的主要症状包括外阴瘙痒和肿痛,这些症状可以归类为中医的阴痒和阴肿等疾病。

从中医学的角度来看,急性非特异性外阴炎的阶段属于实证类型。主要原因是湿热下注于外阴,导致妇女出现阴部瘙痒。湿热是指湿气与热气结合的病理状态。湿热的生成与肝脏和脾脏的功能异常有关。脾脏负责人体水分代谢的调节。如果脾脏功能出现异常,水分代谢就无法正常运转,水液就会积累,长期下来可能会转化为湿热。肝脏在调节水分运转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如果肝脏疏泄功能异常,会导致肝气郁滞,不仅会影响水液的流动,还可能导致肝脏郁郁变热,进而形成湿热的病理状态。
这就是说湿热的产生过程中,脾湿热和肝经湿热的机理不同。因为病机不同,急性外阴炎的临床表现也不同。非特异性外阴炎的慢性期主要是虚证,主要表现为肝肾阴虚和精血损失。由于肾开窍于二阴,肝肾功能不足会导致前阴营养不良,从而引发阴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