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种以肾小球的急性炎症为特征的疾病,其尿量减少的原因主要与肾脏的炎症和功能障碍有关。
急性肾小球肾炎导致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增厚和通透性改变,这会引起滤过膜的屏障功能下降,使得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导致尿液生成减少。
炎症反应引起的肾小球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增生、肿胀,会进一步压迫毛细血管,减少有效的滤过面积和血流量,从而降低尿量。
第三,急性肾小球肾炎常伴随水钠潴留,这与肾脏对钠的重吸收增加有关。由于水钠潴留,体液在体内堆积,导致血容量增加,刺激肾脏通过减少尿液生成来维持体液平衡。
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常见的高血压也是一个重要因素。高血压会增加肾小球的内压力,导致进一步的损伤和功能下降,结果是尿量进一步减少。
急性肾小球肾炎引起的尿量减少是由于多种病理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滤过功能下降、肾小球结构损伤、水钠潴留和高血压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