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疾病。尽管抗结核药物在治疗肺结核方面通常是有效的,但在治疗肾结核时却存在一定的挑战。以下是几个主要原因:
肾结核的诊断往往较晚,患者通常在疾病发展到晚期时才出现明显症状。这时,病菌可能已经在肾脏内形成了大量的纤维化和钙化病灶,药物难以渗透到这些区域,从而难以完全消灭病菌。
肾脏的血液供应相对较少,尤其是在病变部位,导致药物难以达到有效浓度。结核分枝杆菌能够在这些低血流量区域长期存活,使得抗结核药物的效果大打折扣。
肾结核常伴随尿路梗阻和肾脏损害,可能需要手术干预,如切除部分或全部受感染的肾组织。单纯依靠药物治疗,无法解决这些结构性问题和功能损伤。
结核分枝杆菌具有较强的耐药性和持久生存能力,特别是在肾结核的复杂环境中,这进一步增加了药物治疗的难度。
肾结核由于其病理特征、诊断延迟、局部血液供应差和病菌耐药性等原因,无法单靠药物治愈,通常需要结合外科手术进行综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