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
直肠脱垂是一种病理状态,指直肠部分或全部脱出肛门外。其症状根据脱垂的严重程度可有所不同。
脱垂症状:直肠脱垂的主要特征是排便时直肠黏膜或直肠全层脱出肛门外。初期症状通常在排便时发生,排便后可能自行回缩。随着病情加重,脱垂可能在站立、咳嗽或用力时发生,甚至需要用手推回。
疼痛和不适:患者常感到肛门区域不适或疼痛,尤其是在排便时。还可能伴有肛门周围的灼热感或瘙痒感。
出血:直肠黏膜因摩擦而受损,可能会出现出血。出血量通常较少,多为鲜红色。
分泌物增加:直肠脱垂可能导致肛门周围分泌物增加,这些分泌物可能是粘液或血性分泌物,导致局部皮肤刺激和湿疹。
排便困难:患者可能会出现排便困难、排便不尽感或便秘症状。由于脱垂部分直肠可能会阻碍正常的粪便通过。
肠道功能障碍:有些患者会出现大便失禁,尤其是在严重脱垂的情况下。这是由于肛门括约肌的功能受到影响。
直肠脱垂是一种需要医疗干预的疾病,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根据医生建议进行相应的治疗,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