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养生网
一起养生网
如何引导儿童预防性侵犯 预防性侵犯的教育方法
更新时间:2024-08-15 11:06:05  浏览:

关于儿童性侵犯的施害者,90年代的调查显示,女性施害者相对较少。在我国,也有媒体报道过女性对儿童进行性侵犯的事件。一些女性犯罪表现为共犯,例如协同他人强奸未满14岁的女童或帮助男性进行乱伦等行为。研究发现,仅有44.8%的学生能够意识到女性也可能对儿童实施性侵犯。这提醒我们,在教育中有必要向学生传达这一重要信息。

作为性侵犯的受害者,过去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女孩身上。男孩同样可能遭受性侵犯,这种侵害对受害男孩会造成负面影响,有些影响甚至可能持续很久。这一点在一些人群基础的调查和案例分析中得到了验证。在我国某些地区的回顾性调查结果显示,男生在童年时期有3.0%至15.1%的人曾遭遇身体接触性虐待。与没有儿童期性虐待经历的男性相比,经历过儿童期性虐待的男性更容易出现抑郁情绪,产生自杀念头,吸烟,酗酒,参与争吵以及婚前发生性行为。研究显示,在我国男孩遭受性侵犯的现象并不罕见。青少年时期的一些心理健康问题和与健康相关的危险行为,与童年时期的性虐待经历有显著关联。吸烟、不良饮酒、过早进行性行为、自杀念头、抑郁等危险行为和因素与心脏病、性传播疾病、癌症和自杀等问题密切相关。这些后果都是导致死亡、疾病和残疾的重要原因。提醒我们在关注女孩性侵问题的同时,也应重视男孩遭受性侵的问题。本研究发现,近一半的学生未能意识到男孩也有可能成为性侵犯的受害者。在教育过程中,应关注女性和男性的需求,使学生能够理解相关知识。

一些受害儿童会对性侵犯事件产生自责情绪。预防性侵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告诉孩子们,遭受性侵犯的不是他们的错,伤害他们的责任在于施害者。有研究显示,大约只有一半的学生能够理解性侵犯的本质,清楚地认识到错误在于侵犯者,而非受害者。在教育过程中,应特别关注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知识传播。

学生对预防性侵的基本知识了解不足,这显示出家长与孩子在相关问题上的沟通不足,或者家长自己也缺乏相关知识。因此,我们应当重视在儿童父母中普及性侵犯预防知识,推动父母与孩子之间在性侵犯预防方面的交流。

及时披露性侵案件,对于防止性侵的再次发生、提供及时的治疗和帮助、以及减轻性侵对受害儿童造成的伤害和心理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预防性侵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教导孩子们,在遭遇性侵时,绝不要保守这样的秘密,应该告诉值得信赖的成人。需要注意的是,男性在面对儿童性侵犯问题时,能信赖的成年人比例明显低于女性。这意味着,如果发生性侵犯事件,受害男童可能更不愿意向他人透露自己的经历。有调查显示,经历过儿童期性侵犯的人中,大约五分之一的受害者从未向任何人公开过自己的受害经历,男性更倾向于不向任何人提及此事。这提醒我们,在教育中应重视提升学生主动寻求帮助的能力,鼓励他们不隐瞒性侵犯的秘密。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商品广告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推荐商品广告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上传,如有版权等问题请发邮件到kefu-09#foxmail.com说明(把#替换为@),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温馨提示:本内容仅作参考,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