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养生网
一起养生网
急性尿道炎的病因有哪些?急性尿道炎如何自我检测?
更新时间:2023-12-09 08:39:57  浏览:

近年来,急性尿道炎疾病的发病率较高。许多患者初次发病时常感到焦虑,不清楚自己的病因是什么,对治疗方法也感到困惑。为了更好地治疗急性尿道炎疾病,我们需要更多地了解其病因。

急性尿道炎的病因有哪些?急性尿道炎如何自我检测?

1、冬季气候寒冷,有些人因为害怕冷而在冬夜里躲在被窝里不愿起床去排尿,导致憋尿的时间变得很长。长时间憋尿还会引发尿道炎。

2、由于工作需要,会议迟迟未能结束,过长的憋尿也可能导致尿路感染。

3、病原菌对药物耐药性增强,就是在疾病初发时治疗不规范,随意使用药物,破坏了内部环境,导致细菌产生了耐药性,治疗效果不好,时好时坏,尿道炎持续反复发作。

4、由于部分尿道炎的治疗药效和方法存在不足,细菌可以进入潜伏感染状态。在饮酒、疲劳、精神紧张等因素的影响下,潜伏的病原菌可能会繁殖并导致尿道炎再次发作。

5、深部感染时,病原菌悄悄藏匿在机体组织深处,例如隐藏于尿道、尿道旁腺等区域内。这些病菌在隐藏状态下很难被药物完全清除,这将给病人康复后遗症留下隐患。

6、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爱好,如手淫、过度性行为、抽烟喝酒、穿紧身内裤、长时间骑自行车、骑马、留置导尿管过久、插入尿道异物等,会给尿道带来压力和损害,导致局部淤血、缺血、缺氧,使尿道粘膜的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并引发尿道炎。

7、憋尿会导致身体和心理上的紧张,增加了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使冠心病患者出现心律不齐甚至心绞痛。老年男性常见的病症之一是前列腺肥大,长时间抑制尿液会使肥大的前列腺症状加重,带来更多痛苦。

8、憋尿时间过长会导致膀胱内的尿液不断积聚,其中含有细菌和有毒物质无法及时排出。同时,过度憋尿也容易导致膀胱膨胀,膀胱壁的血管也会受到压迫,致使膀胱粘膜缺血,降低了其抵御能力。此时,细菌就会利用这个漏洞侵入膀胱,容易引发膀胱炎、尿道炎、排尿疼痛、尿液带血或尿失禁等症状。

9、不洁性生活主要是指病原微生物侵入尿道。这些微生物包括淋球菌、非淋球菌、支原体、衣原体、白念珠菌、毛滴虫以及一些存在于人体内的常驻细菌。

10、尿道损伤可能由于尿道内器械检查或留置导尿管等原因造成,这些操作可能会导致尿道粘膜发炎,引起水肿、增生或局部神经牵拉,从而引发尿道炎。

我们经常会听到尿道炎这种疾病,在生活中很多患者对此感到困扰。一些患者在治疗后常常会出现反复发作,让他们的生活备受痛苦。为了过上更好的生活,我们应该更多地了解尿道炎,并注意预防这种疾病。此外,了解疾病的原因也很重要。现在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急性尿道炎的成因。

自我检测急性尿道炎

1、最常见的症状是尿频和尿痛。

排尿时感到尿道灼热疼痛,尿频和尿急的症状,并且尿液检查显示有脓细胞和红细胞。慢性尿道炎导致分泌物逐渐减少,或者只在早上第一次排尿时,尿道口周围出现少量的浆液分泌物。排尿刺激症状与急性期相比较不明显,一些患者可能没有任何症状。

2、尿道红肿是一种急性炎症。

当尿道急性炎症发生时,尿道外口会出现红肿或外翻的情况,并且粘膜会黏附在浆液性或脓性分泌物上。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可以看到粘膜有水肿现象,并且其中有白细胞、浆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毛细血管扩张,尿道旁腺体充血,或者被堆积的脓细胞所堵塞。

3、尿道炎引起的分泌物异常

尿道炎所引起的分泌物异常,主要表现为量少且稀薄。长时间不排尿,会导致尿道外口少量薄分泌物溢出。有时早晨可能会出现结痂膜封住尿道口或污染内衣的情况。在诊断时,需要从后向前推动尿道口,可能会有一点分泌物溢出。患者可能会有分泌物相关的症状,也可能没有任何症状而存在分泌物。

以下是治疗急性尿道炎的9个日常偏方:

1、取50克赤小豆和50克玉米须,煮成汤,每天饮用一次,连续服用20天。

2、治疗急性尿道炎的饮食烹饪方法:需要准备50克枸杞子、100克茯苓和100克红茶。将枸杞子和茯苓一并研磨成粗末,每次取5~10克,再加入6克红茶,用热水浸泡10分钟即可。每日饮用2次,代替茶饮。

3、每次将30克草药和30克鱼腥草取出,代替茶水饮用,无需拘泥于次数。

4、治疗急性尿道炎的饮食烹饪方法是:取10克淡竹叶、50克新鲜芦根和10克野菊,加水煎服。每个疗程为期20天。

5、取10克冬苋菜或根,再取10克生甘草,加水煎煮后饮用。

6、治疗急性尿道炎的食疗方法是,取黄连10克,白花蛇舌草和马齿苋各30克,土茯苓、苦参、白鲜皮、曲麦、紫薯、石菖蒲、川牛膝各15克,木通和甘草各6克。每天制作一剂,用水煎煮,分成两次服用。

7、每天用水煎煮土茯苓和苦参各30克,黄柏和地皮各20克,然后用此药水进行洗涤。

8、治疗急性尿道炎的饮食烹饪方法:取30-50克棉花,糖适量。用清水将棉花煎煮成两碗半到一碗。

9、准备200克猪膀胱和60-100克生车前草(干货20-30克),将它们放入同一个锅中煮汤,加入少量食盐以调味,即可食用。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商品广告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