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是一种可以预防疾病的个人行为,从婴儿出生后逐渐开始接种。根据疫苗的类型和时间,我们可以为孩子接种不同种类的疫苗。
儿童接种疫苗是否可以提前进行?
医生会在接种卡上标注小孩接种疫苗的时间。有些父母因着急会提前带着孩子去卫生站或地区医院门诊接种,但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如果不按照接种时间进行接种,小孩将无法实现免疫效果和目标。因此,请父母务必按照约定时间前往接种。
接种程序的要求是合理且严格的。确定什么时候接种哪种疫苗是有理由的,这与儿童体内的抗原水平、接种后抗体生成的时间以及抗原的延迟有关。父母应按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免疫程序准时接种,不能提前或延迟。如果遇到特殊情况,应告知医生,并由医生决定是否调整接种时间,只有这样,孩子才能获得良好的接种效果。
疫苗接种日程安排
一类疫苗
新生儿在出生后的24小时内会进行以下接种:接种乙肝病毒疫苗,即第一剂;同时也会接种卡介苗,即初次种植。
一个月大:给孩子接种乙肝病毒疫苗第二针。
2个月大:接种脊灰疫苗糖丸的第一剂。
三个月大的婴儿:脊灰疫苗糖丸的第二剂;百日咳疫苗的第一剂;
四个月大: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糖丸——第三剂;百日咳疫苗——第二剂;
孩子6个月大时应接种以下疫苗:百日咳疫苗第三剂,乙肝疫苗第三剂,A型脑膜炎疫苗第一剂。
8个月大的婴儿应接种荨麻疹疫苗的第一剂。
九个月大的婴儿需要接种A群流脑疫苗的第二剂。
1岁:接种乙脑疫苗,初次注射。
1.5岁至2岁:推荐接种百日咳疫苗以提高免疫力;脊灰疫苗可以通过食用糖丸部分提高免疫力;也推荐接种乙型脑炎疫苗以提高免疫力;另外还建议接种甲型肝炎疫苗。
三岁时,需要接种A群流脑疫苗的第三剂(也可以选择A C群流脑疫苗)。
4岁:接种脊灰疫苗 — 使用提升针。
六岁时需要接种的疫苗有:荨麻疹疫苗的提高剂,白喉和百日咳二联疫苗的提高剂,乙脑疫苗的第三针,以及A群流脑疫苗的第四针。
12岁:接种卡介苗强化针。
新出生的婴儿到18个月龄内,是接种疫苗的集中时期。在此期间,父母需要每个月带他们的孩子去合适的机构接种疫苗。对于6岁以下的儿童,他们需要接种的计划免疫疫苗共有24种。
二类疫苗
C群流脑疫苗接种规定:3岁时需要注射1剂,6岁和9岁时各增加一剂。
非细胞培养的百白破疫苗:可替代细胞培养的百白破疫苗,接种方法与程序与细胞培养的百白破疫苗相同。
麻风病疫苗:在1.5-2周岁时注射一次,完成基本免疫后,每四年注射一次以提高免疫力。
甲型肝炎弱毒活疫苗或甲型肝炎根除疫苗:甲型肝炎弱毒活疫苗在两岁时注射1剂,四年后再加强注射1剂。根除疫苗在1-16岁接种2剂,间隔6个月,16岁以上接种1剂。
麻疹疫苗接种方案:年龄在1岁到12岁之间的儿童需要接种1剂次的麻疹疫苗。
接种B型流行性感冒嗜血杆菌疫苗的时间为:2、4和6个月龄各注射一次,而12个月龄及以上则只需注射一次。
流行感冒疫苗的接种程序如下:1岁至3岁的幼儿每年需接种2针,每针之间相隔一个月;3岁及以上年龄的个体每年只需要接种1针即可。
常见的疫苗接种问题
1、在接种疫苗时,父母必须带上有效证件:“少年儿童防疫接种证”。这是宝宝接种疫苗时需要的身份证件。在之后,当您为宝宝申请办理入托或入学手续时,也需要进行检查。
2、请与医生充分沟通:告诉医生哪些疾病禁忌和使用时需要谨慎,这样可以确保宝宝的安全,并避免可能引发过敏反应或导致不可逆转的负面影响。
3、给宝宝洗澡的时候,最好提前准备一天。接种疫苗的前一天,必须把宝宝身上的污垢洗净。接种当天,最好给宝宝穿着宽松的纯棉衣服和裤子,方便医师施打。
4、如果小宝宝感觉不舒服、患有肺结核、急性传染病、慢性肾炎、心脏疾病、皮肤湿疹、免疫缺陷病或是敏感肌肤,都需要延期接种疫苗。
5、在接受疫苗注射后,应立即用棉球轻压注射部位,保持数分钟,直到不再出血为止,然后可以松开棉球,切勿摩擦接种处。
6、宝宝接种完疫苗后需歇息30分钟方可离开:不必急于回家,而是应该在接种场地静养30分钟左右。如果宝宝出现高烧或其他不适症状,应立即寻求医生治疗。
7、接种疫苗后,要让宝宝多休息,多喝水,保持温暖,避免出现其他疾病。
8、在接种疫苗后的当天,不必给宝宝洗澡,但需要确保接种部位的清洁,以防感染。
9、常见疫苗使用中的注意事项:内服脊灰疫苗后的30分钟内,应避免食用任何温热食物或健康饮品。若接种百白破疫苗后注射部位出现硬块,可以在接种后第二天开始轻柔按摩以帮助硬块消散。
10、疫苗接种后可能会出现一些轻微的反应:如果宝宝在接种疫苗后出现轻度发热、食欲不振、烦躁不安、哭闹等情况,无需担心,这些反应通常会在几天内自行消退。但如果反应明显且持续时间较长,就应立即带宝宝去医院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