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是一种恶性肿瘤,起源于子宫内膜上皮,多发于闭经期和闭经后的女性。它是女性生殖系统中最常见的肿瘤之一,每年新病例达20万人,仅次于卵巢癌和子宫颈癌,居第三位。该病的发病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不同地区的发病率有所差异。在北美和欧洲,其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肺癌和结直肠癌,是女性生殖系统肿瘤中最常见的。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条件的改善,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也逐年增加,在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仅次于子宫颈癌,排名第二位。
子宫内膜癌有几个常见症状
患者已进入晚期疾病阶段,治疗难度较大,预后较差。因此,早期发现和诊断对于乳腺癌患者至关重要。建议女性拥有定期乳腺自查和定期的乳腺筛查,以便尽早发现潜在问题。
(1) 不规则阴道出血是子宫内膜癌的主要症状,通常为少量至中等量的出血。年轻女性和闭经期的女性经常错误地以为是月经失调而忽视这种症状。更年期后,女性经常持续或间歇性地出现阴道出血。有些患者只表现为闭经后少量阴道血性分泌物。晚期患者有可能在出血中出现混合着腐烂的肉样组织。
(2)部分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阴道分泌物。在早期阶段,可能表现为薄白色的分泌物或少量带有血丝的白带。若发生感染或癌症坏死,分泌物可能变为脓性并带有异味。有时,阴道分泌物可能会伴随着组织样品一同排出。
(3) 癌症引起的疼痛,可能导致子宫出血或感染,刺激子宫收缩并引起阵发性腹痛。在闭经期后,女性可能会出现宫颈管狭窄,导致宫腔分泌物排出不畅,进而导致继发感染,引起宫腔积脓。患者可能会出现严重的下腹痛和发热。在晚期肿瘤阶段,癌细胞会侵犯子宫的全层或周围结缔组织、子宫颈旁的韧带、膀胱、肠道,甚至压迫盆腔壁组织或神经。这将导致持续性的疼痛,并逐渐加重,同时可能伴有腰骶痛或向同侧下肢放射的症状。
(4)早期的内膜癌通常不能接触到腹部的肿块。但当内膜癌合并大子宫肌瘤,或在晚期出现子宫腔积脓并转移到骨盆腹腔形成巨大块(如卵巢转移等)时,腹部可能会接触到肿块。这些肿块一般是实质性的,活动度不佳,有时还会感到触痛。
(5)其他肿瘤在晚期会侵袭髂血管,导致同侧下肢出现浮肿和疼痛。肿瘤的浸润还可能压迫输尿管,导致同侧的肾盂和输尿管积水,甚至引起肾脏萎缩和持续性出血,进而导致长期的肿瘤消耗性贫血。
应该对子宫内膜癌进行分期手术
在临床实践中,子宫内膜癌通常会扩散到子宫之外的区域,只限于骨盆内部(可能会影响阴道和子宫旁边的组织,但不会影响到膀胱和直肠)。当肿瘤在骨盆内扩散到膀胱和直肠时(粘膜会明显受到影响),或者在骨盆范围之外扩散。
(1) 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分期 (FIGO,1971年)
第一期:肿瘤局限在子宫体。
Ia期:子宫腔长度不超过8厘米。
宫腔长度为8厘米。
阶段二:子宫颈癌肿瘤的发展。
第 iii 期:肿瘤已经蔓延到子宫以外的位置,局限于骨盆内(可能影响阴道和子宫周围的组织,但膀胱和直肠未受到影响)。
第4期:癌症已经扩散至盆腔,侵犯了膀胱和直肠(粘膜受到明显影响),或者扩散到盆腔以外。
(2) 子宫内膜癌手术病理划分(FIGO,1988版)
I期
Ia期: 肿瘤仅局限于子宫内膜。
国际标准第1期:肿瘤浸润深度不超过肌肉层的一半。
IC期:指肿瘤浸润的深度达到肌肉层的一半。
ii期
Iia期:仅限于子宫颈粘膜腺体受到影响。
Ⅱb期:子宫颈间质有受损。
iii期
(3) 肿瘤涉及浆膜、附件和腹腔细胞阳性。
疾病阶段:阴道转移。
iiic期: 骨盆和腹部淋巴结已经被癌细胞转移。
iv期
(4) 肿瘤已经侵犯到膀胱或直肠黏膜。
IVB期是指肿瘤的远端转移,包括腹腔内和腹股沟淋巴结的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