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对女性来说是一个特别令人烦恼的问题,对患者的影响也非常严重,一旦出现异常症状,我们必须立即进行检查。

子宫内膜异位是指子宫内膜在子宫外其他部位生长。这种情况会引起疼痛、不规则的月经、不孕和排便困难等症状。
1、痛经和长期下腹疼痛:患者主要表现为继发性和进展性恶化的痛经,下腹部和肛门感觉胀痛。疼痛于月经前一到两天开始,月经后消失,起源于腰骶部和腹部,然后向阴道、会阴、肛门和大腿放射。疼痛的程度与异位病灶的位置有关,但不一定与病灶的大小成正比。例如,位于子宫骶骨韧带部位的小异位结节的25%患者可能没有痛经,而20%~30%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会有慢性下腹疼痛。
2、月经失调是子宫内膜异位的常见症状之一,约有15%的患者会出现经量增加、经期延长或点滴出血的情况。由于卵巢受到异位囊肿的破坏,并被粘连包裹,导致卵巢功能受阻,进而引发月经失调。同时,患者还常常伴有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这会导致月经过多或经期延长等症状。在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病例中,约有9.9%的患者会合并子宫腺肌瘤,8.4%的患者会合并子宫肌瘤。
3、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常出现不育,这是导致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
4、性交痛:约30%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常常抱怨性交时感到疼痛。大部分情况是由于机械刺激引起的。发生在子宫直肠凹陷、阴道直肠隔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会导致周围组织肿胀和纤维化,性交时会引起子宫收缩上升,从而引起疼痛。性交疼痛的程度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部位有关,例如骶韧带部位存在异位结节、子宫固定度低后发生粘连,或者出现陶氏腔封闭的情况时,性交疼痛的程度会加剧。
5、肠道症状:如果子宫内膜异位病灶位于子宫直肠陷凹或直肠附近,月经期间由于病灶充血和水肿,会刺激直肠,导致肛门坠胀、排便频繁或排便疼痛,也可能出现便秘或腹泻。如果病灶侵犯了直肠壁,并向肠腔突出或病灶较大,可能会引起肠腔狭窄或肠梗阻。少数患者如果病灶深入肌层,由于局部肠黏膜充血和水肿,可能会出现周期性大便带血,这不是由于病灶侵犯肠黏膜所致。
6、泌尿道症状:如果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出现在膀胱和输尿管区域,患者可能会出现周期性的尿频、尿痛和血尿。在输尿管中发现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并不常见,而输尿管堵塞往往是由于盆腔内膜异位症引起盆腔周围组织粘连或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压迫的结果,从而导致输尿管发生疤痕扭曲、狭窄或堵塞。输尿管的阻塞会导致肾盂积水和继发性压迫性肾萎缩的形成。
7、子宫内膜异位症在其他部位的症状表现:当子宫内膜异位细胞在身体其他区域生长和植入时,会导致周期性疼痛、出血和肿块形成,例如在脐部、腹壁伤口和外阴部。如果病变扩展到肺部、胸膜或膈胸膜,可能会在月经期间反复发作月经性气胸,同时还可能引起经前咯血、呼吸困难和(或)胸痛。脑部的子宫内膜异位症非常罕见,如果发生,则可能表现为典型的复发性头痛和神经功能缺失的症状。
8、紧急腹症的症状为,月经前或月经期,少数女性可能出现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因囊内压力增加而导致囊壁破裂。如果破口较小,溢出物较少,腹痛可能逐渐减轻。但如果破口较大,囊内物质大量溢入腹腔,则会引发紧急的腹痛症状。这是目前妇产科领域一个值得关注的新问题。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检查方法
1、医学影像检查:超声波检查是诊断卵巢异位囊肿和子宫内膜异位症在膀胱、直肠等部位的重要方法,能够准确确定异位囊肿的位置、大小和形状。虽然盆腔CT和MRI对于骨盆内膜异位症的诊断有一定价值,但由于费用较高,不建议作为首选诊断方法。
2、CA125是一种糖蛋白,通过血清CA125测定可以检测其水平。血清CA125水平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可能会升高,而且在重症患者中增高的情况更加明显。然而,由于其变化范围较大,因此在临床上一般主要用于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和疑似深部异位症病灶的患者。
3、腹腔镜检查是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最佳方法。通过腹腔镜,可以清楚地看到明显的损伤和可疑的异常,并进行组织检查以确认诊断。只有通过腹腔镜检查或剖腹探查,才能准确确定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