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46岁的女性,姓郭。

因为心跳加快,呼吸困难,脸色苍白,这个人住院治疗了一年。他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的血液科看病
患者从2006年7月开始出现无明显诱因的无力和心悸症状,去了北京的一家医院检查,发现血红蛋白只有54g/L,白细胞为2.8×109/L,血小板为47×109/L,经过服用叶酸、维生素B12、司坦唑醇、强松等药物治疗7个月后,没有明显的疗效,外周血细胞数量持续下降,需要不定期输血和血小板支持治疗。到了2007年2月,再次进行了检查,血红蛋白值升至59g/L,白细胞降至1.3×109/L,血小板只有6×109/L。经过骨穿透检查显示,骨髓增生活跃,颗粒系统占27.5%,原始颗粒细胞占0.5%,红细胞的颗粒系统比例占56.5%,中晚期红细胞比例升高,红细胞形态也出现畸形。
诊断结果显示患者患有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贫血。尽管患者在强松治疗的同时继续使用司坦唑醇,并接受环孢菌素a和促进红细胞生成素等治疗达5个月,但疗效并不明显。同时,患者的肝功能出现了损害,因此不得不停止使用环孢菌素a。由于患者不愿意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因此于2007年7月1日住院寻求中医疗法。
治疗经过:
住院后,每周需要输注约400毫升的红细胞成分,以及采集1袋血小板。由于输注血小板无效,患者出现明显的出血症状。接受促血小板生成素治疗大约3个月,但血液状况并没有改善。于2007年11月4日停用所有西药,改为单纯使用中药治疗。当时,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为65g/L,白细胞计数为1.5×109/L,血小板计数为21×109/L。
患者接受治疗用的益髓青黄散(一种由医院内部研制的药物),在治疗3个月后,血红蛋白水平上升到67g/L,白细胞数为2.56×109/L,血小板计数为35×109/L。经过治疗6个月后,血红蛋白水平达到102g/L,白细胞数为3.4×109/L,血小板计数为34×109/L。治疗6个月后停止用药。在2011年7月再次检查时,血红蛋白水平为122g/L,白细胞数为4.6×109/L,血小板计数为130×109/L。患者在治疗结束后拒绝进行骨髓穿刺检查,但血常规一直保持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