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称白带异常为带病。中医认为,带病是由于患者肝脾功能不协调、肾气不足、湿热侵袭子宫和阴道,导致任脉和带脉失去稳定。治疗可以采用灸法,并识别适宜的穴位进行治疗,疗效较好。
脾虚型患者表现为面色苍白,无力,面色萎黄少华,精神疲乏,怕冷,食欲不振,小腹感到冷,腹胀,舌质呈红色,舌苔浑白而光滑,脉搏缓慢而弱。可以选择灸治带脉、三阴交、足三里、脾俞、隐白等穴位。灸治带脉可以有益于气血的调理,固摄气机;对任脉和督脉的灸治,可以平衡肝脾功能,利湿除湿;灸治足三里可以调理脾胃,有利于血气的生成,增强体质,促进康复;对于脾俞的灸治,可以振奋中阳,健脾有助于清除病气;对于隐白的灸治,可以补脾益气,促进血液的循环。以上几个穴位的联合应用起到健脾益气、升阳除湿的作用。
肾虚型患者表现为白带清冷,腰膝酸软,乏力,腹部感觉冷凉,大便清凉水样,或五心发热,失眠多梦,舌头呈淡红色,舌苔薄白,脉搏细弱。可以采用艾灸治疗带脉、三阴交、关元、肾俞等穴位。通过治疗带脉、三阴交可以补肾健脾,益气固摄关元与肾俞配合可以增强肾脏功能,改善阴虚导致的带下症状,消除体内郁热,补充虚损。同时使用这些穴位可以达到滋养肾阴,补肾固涩的作用。
在治疗过程中,将艾条点燃后,用右手将其与治疗部位的皮肤成45°角靠近,点燃的一端直接对准穴位,与皮肤相隔大概1英寸的距离。治疗部位的皮肤会感到温暖,并且变红。每天进行一次艾灸,每个穴位进行15分钟,共连续进行10天作为整个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