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进行灸治疗时,身体的全身或半身通常会出现汗水。这位顾客很可能体质虚寒,而出汗则是体内邪毒被排出的一种表现。进行2~5次灸疗后,这种状况就会逐渐缓解。
2、在进行艾灸时,有时会感到痒。这种痒多半是由于风、虚、湿等原因引起的。
3、艾灸时身体颤抖往往与肝经问题有关,这是因为经络不通畅所引起的。
4、当进行艾灸时,如果脚、肩颈等部位感到冒风或凉爽,这是因为寒冷或者是身体内部的不良气流被排出造成的。
5、在灸疗过程中,热量可渗入腹部或下肢。这通常发生在身体内部存在虚寒体质的人身上,显示出身体有所好转。
6、进行灸疗后会出现水泡。这种水泡以前被称为灸花,它是湿气和其他毒素排出的表现。如果水泡比较小的话,不需要额外处理。但是如果水泡比较大,就需要在严格无菌的操作下进行减压引流,并注意后续的包扎和避免感染。
7、艾灸后,有些人会在局部出现红疹。这种情况通常在艾灸结束后的2~3天内发生,很多时候是身体排出湿气所致,属于正常的好转反应。
8、艾灸后,伤口会出现瘙痒、发红、肿胀、化脓的症状。伤口可能会有湿热(或寒湿)外排的现象,这是身体逐渐恢复的良好反应。
9、在进行艾灸后,可能会出现膝盖处的风感或麻感,这是指风邪或湿气从外部排出的一种现象。
10、如果在进行灸治疗后没有出现发热或任何感觉,这可能是因为身体的经络被阻塞导致气血不通畅,或者是身体状态很好。
11、通过施灸后,经络得以畅通,激发了身体内部的真实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