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疾病之一,很多女性在感到腹痛不适时会发现,这种下腹不适与月经来潮时的疼痛有所不同。有女性形容腹痛如刺痛,感觉内部器官粘连在一起。实际上,这些症状极有可能是盆腔炎的表现。

盆腔炎通常指女性骨盆内生殖器官、子宫周围的结缔组织和骨盆腹膜的发炎。通常情况下,细菌和病原体从阴道向上传播到子宫,然后通过输卵管进入骨盆,导致女性骨盆器官发炎。在严重情况下,炎症甚至可能扩散到腹腔和腹膜,形成弥漫性腹膜炎,甚至引发败血症。
导致骨盘炎的原因是什么?
珠江医院的妇产科主任医生付霞飞接受医联媒体采访时指出,女性生殖系统通常具有防御功能,能够抵御细菌和病原体的侵害。然而,一旦女性的抵抗力下降,或由于其他原因导致防御功能削弱,就有可能感染骨盆炎。
1、逆行感染是指下生殖道细菌和病原体逆着通过宫颈、子宫、输卵管进入骨盆,引起骨盆炎症。
2、生产后或流产后发生感染:产后暴露时间延长,宫颈口未及时闭合,防御功能降低,细菌容易侵入阴道或宫颈引起盆腔感染。
3、子宫内手术感染:当前许多妇科疾病可以通过手术治疗,治疗效果非常出色。然而,如果手术操作不当或本身存在炎症,可能导致术后感染。
4、经期感染:使用不干净的卫生用品、在经期洗澡、在经期发生性行为等,都可能导致盆腔炎的发生。
骨盆炎会有哪些症状呢?
付霞霏主任医师在采访中提到:盆腔炎的症状因不同类型的盆腔炎而有所不同。
1、骨盆慢性炎症:其主要特征是患者经历持续的骨盆疼痛,通常表现为反复发作的下腹疼痛。这种下腹疼痛与急性骨盆炎不同,疼痛程度较轻,持续时间较长,反复发作,伴有肛门膨胀感、腰部骶部疼痛等症状。
此外,对于处在生育年龄的女性来说,长期慢性盆腔炎可能会导致输卵管积液和周围的炎症,进而造成输卵管阻塞和不通,从而引发不孕问题。此外,患有慢性盆腔炎的患者在卵巢周围可能存在炎症和粘连带,这些粘连带可能包裹着卵巢,影响排卵过程,进而影响妊娠。
2、急性骨盆炎:这种疾病正处于急性发作期,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烧、腹痛、疲劳等症状。
当前这种情况下,腹痛通常会非常剧烈且持续,难以缓解,治疗需要依赖抗生素,有时甚至需要手术干预。
治疗盆腔炎的方法有哪些?
付霞飞医生主任指出,治疗骨盆炎可采用以下方式。
1、药物疗法: 药物疗法是最常见的治疗方式,通常使用抗生素,许多骨盆炎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抗生素的选择应依据病原体和药敏试验结果,最好根据特定目的进行。然而,在疾病早期很难获得这些信息,因此可以考虑使用广谱抗生素,使用抗生素时应确保足够的剂量和治疗周期。
骨盆炎经过规范、及时和全面的治疗后,急性骨盆炎可以得到控制和治愈。但是,若在急性阶段未能彻底治疗,有可能转变为慢性骨盆炎。一旦转化为慢性骨盆炎,则治疗会更加复杂,疗程也相对较长。因此,在急性期,务必听从医生建议,接受规范且全面的治疗,切勿因症状缓解而擅自中断治疗。
2、手术疗法:对于怀疑输卵管或卵巢脓肿的一些骨盆问题,可以考虑手术治疗。同时,通过腹腔镜手术清除盆腔脓肿也有助于治疗盆腔炎。
3、物理疗法:物理疗法包括短波和超短波等方法,可以促进盆腔局部循环和新陈代谢的改善,有助于抗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