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养生网
一起养生网
子宫内膜癌的发病原因是什么?女性肥胖会诱发子宫内膜癌吗?
更新时间:2024-01-01 17:06:20  浏览:

子宫内膜癌的出现让很多女性感到非常痛苦,这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我们需要了解它的致病因素,并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日常预防工作。

一.子宫内膜癌发病原因是什么?

1、没有排卵功能的功能性子宫出血:患有没有排卵功能或黄体功能不良的人,月经长期不规律,子宫内膜持续受到雌激素的刺激,孕激素的作用被抵消且不足,导致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不足。

2、肥胖问题:过度肥胖会导致子宫内膜癌,在女性朋友中,脂肪过多会增加雌激素的储存,导致血浆中的雄烯二酮转变为游离的活性雌酮。这种增加的活性雌酮可能是子宫内膜癌的致癌因素或促癌因素。

3、不孕症:特别是由于卵巢不排卵引起的不孕症,患上子宫内膜癌的风险明显增加。约有15% ~ 20%的子宫内膜癌患者有不孕史,这些患者可能存在排卵不足或无排卵症,孕酮缺乏或不足,而且子宫内膜会受到持续性雌激素刺激。在怀孕期间,胎盘会产生雌激素和孕激素,改变子宫内膜的状态以适应妊娠。在哺乳期间,由于下丘脑和垂体的作用,卵巢功能暂时抑制,子宫内膜不会受到雌激素刺激,而对于不孕症患者,特别是无排卵的患者,子宫内膜则长时间保持增殖状态。

4、晚闭经:即月经停止的年龄超过52岁的女性,她们患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是52岁以下闭经女性的1.5~2.5倍。这是因为闭经后几年内,身体停止了排卵,但却继续接受雌激素的影响。而初潮晚期对于子宫内膜癌有一种保护作用,尤其对绝经前的女性来说,初潮晚期可以减少50%的患内膜癌的风险。初潮晚期可以减缓雌激素对子宫内膜的持续刺激。

5、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指40岁以下内膜癌患者中,大约有19%~25%的人患有PCOS。PCOS患者的卵巢过滤时间较长,但无成熟排卵,导致子宫内膜持续受到雌激素刺激,同时受到孕酮的调节和周期性内膜脱落。

6、卵巢肿瘤:卵巢肿瘤是一种产生雌激素的肿瘤,包括粒状细胞肿瘤和卵泡膜细胞肿瘤。据统计,约有25%的纯泡膜细胞肿瘤患者同时也患有子宫内膜癌。

7、遗传因素:毋庸置疑,所有癌症都具有一定的遗传性,子宫内膜癌自然也不例外。根据临床统计,大约有20%的内膜癌患者有家族病史,且其家族病史比宫颈癌高出2倍。宫颈发炎,如果子宫颈长期受到损伤、破皮、糜烂和发炎,都有可能转变为早期子宫颈癌细胞。吸烟会增加患上子宫颈癌的机会,一方面是因为吸烟会降低身体免疫力,使子宫颈癌细胞加速发展,另一方面是因为吸烟本身会产生一些物质,可能导致子宫颈癌细胞的发展。

8、研究发现,没有性生活的女性通常几乎不会患上子宫内膜癌。而性生活不当越早开始,后果越容易导致子宫癌的发生。此外,女性如果有2个以上的性伴侣,患上子宫内膜癌的机率也显著增加。子宫内膜增生的时间过长,也会增加癌症发生的风险。子宫内膜增生被视为癌前病变,分为单纯型、复杂型和非典型增生。单纯增生发展为子宫内膜癌的概率约为1%,而复杂增生发展为子宫内膜癌的概率约为3%,非典型增生发展为子宫内膜癌的概率约为30%。

二.易患子宫内膜癌的人群?

1、约80%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体重超过正常平均体重的10%以上。肥胖是内分泌不平衡的表现,机体积累大量脂肪导致雌激素储存增加,同时脂肪还有利于雄激素的转化,进一步增加了血液中雌激素的含量,从而导致子宫内膜增生并可能出现癌变。

2、不育不孕:子宫内膜癌的高危因素,随着分娩次数的增加,危险性会降低。相较于长期不排卵导致不孕的女性,那些曾经生过一胎的女性更容易患上子宫内膜癌。同样由于长期不排卵而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也更容易患上该病。

3、月经不规律、来潮年龄提早或延后的女性,易罹患子宫内膜癌。在绝经前的一段时间,常处于无排卵状态,子宫内膜在无孕激素抑制下受到单一雌激素的长期刺激,从而引起增生变化。

4、与饮食习惯相关的是,摄入过多脂肪会增加发生子宫内膜癌的相对危险性,而蔬菜和水果则具有保护作用,从而降低了相对危险性。脂肪有储存雌激素的功能,导致子宫内膜细胞增殖或发生癌变。

5、长期存在垂体异常、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及高雌激素水平等因素是导致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患者患癌的原因之一。

6、长期服用外源雌激素的人,因多种原因,患上子宫内膜癌的可能性增加。单独使用外源雌激素以对抗无妊娠激素人,会提高患上子宫内膜癌的风险,这与使用雌激素的剂量和时间长短有关。然而,若同时使用妊娠激素对抗雌激素,则可以降低此风险。

7、经久不愈的子宫出血问题,特别是在闭经后出现的情况,可能患上了子宫内膜癌。因此,应尽快进行妇科检查,以便早日发现病情并进行治疗。

8、与贫困者相比,经济收入高、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危险性增加了2倍,这与脂肪摄入过多和体力活动不足有关。

9、曾经接受过X射线暴露的人群,患上子宫内膜癌的概率比没有X射线暴露史的人更高。因为遗传因素的作用,有家族史和近亲肿瘤史的人群患上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增加。

三.预防子宫内膜癌?

1、由于目前还不清楚子宫内膜癌的原因,因此无法预防其发生。因此,我们应该更加注重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绝经后出血和更年期月经紊乱的女性应该注意排除子宫内膜癌的可能性。对于年轻女性月经紊乱治疗无效的情况,应该立即进行超声波检查和子宫内膜检查。我们应该重视子宫内膜癌的癌前病变,如果确认子宫内膜出现了不典型增生等癌前病变,就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全子宫切除手术。如果患者有生育需求,就应立即给予大量的妊娠激素治疗,并且监测病情的变化。

2、对于使用激素替代治疗,我们需要严格把握适应症,并进行合理使用。在更年期和更年期后,女性应该慎重考虑使用激素替代治疗。对于有子宫的女性,同时使用雌激素时,需要适当考虑使用妊娠激素来保护子宫内膜,并进行严格的监测控制。

3、调整生活习惯,控制饮食,增加体育锻炼,来预防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现代疾病的发生,并减少子宫内膜癌的患病几率。

4、进行癌症预防宣传普查,加强健康医学知识,教育有更年期异常出血、阴道排液、合并肥胖、高血压或糖尿病的女性,应提高警惕,及时就医,以便早日进行诊断。

5、对于有癌症前病史、子宫内膜增生过多的患者,尤其是存在非典型增生的患者,应该积极进行治疗,并进行严格的随访。对治疗效果不理想的患者,应立即考虑通过手术切除子宫进行治疗。对于已经生育过子女、无生育期望或年龄较大的患者,可以不选择保守治疗。

6、如果有良性妇科疾病,最好避免使用放疗,以免引发肿瘤。

7、在使用雌激素的时候,必须严格遵循使用的指引。更年期妇女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雌激素进行替代治疗,同时需要定期转换子宫内膜使用妊娠激素。

8、对于有高风险因素的人,应该密切跟进或监测他们的情况。对于子宫内膜癌患者,治疗后应该定期进行密切跟进,以尽快发现是否复发。据统计,约有75%~95%的复发都发生在术后的2~3年之内。通常的跟进包括详细的病史记录(包括新出现的症状)、骨盆检查、阴道细胞学涂片、X光胸片、血清CA125检查和血液化学检查等。在必要情况下,可能还需要进行CT和MRI检查。一般而言,术后的头2~3年内,每3个月进行一次跟进,3年后每6个月进行一次跟进,而5年后则每年进行一次。

9、喝绿茶可以降低发生子宫内膜癌的风险。肿瘤研究所在1997年1月至2002年12月期间进行的科学研究中,选取了年龄在30至69岁之间、居住户籍固定的所有子宫内膜癌新发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从全体人员中随机抽取了相应年龄段的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商品广告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推荐商品广告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上传,如有版权等问题请发邮件到kefu-09#foxmail.com说明(把#替换为@),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温馨提示:本内容仅作参考,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