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是如何对待结核病的?管理这种疾病有很多原则,现代医学注重病因和辨证治疗原则。病因治疗原则是为了消除病因而进行治疗,广义上包括未患病和已患病的病因治疗原则,指的是所有预防或终止疾病发展的策略和原则。辨证治疗原则是指对于某些特定疾病,其病因发展过程有基本规律,可以采用基本相似的治疗方法。

为什么治疗结核病需要辩证治疗?因为人的才能素质不同,体内的阴阳脏气也不同,年龄、体型、性格等因素也不同。虽然人们都受到六淫七感的影响,但具体的发病情况却不一样。临床治疗必须仔细审查,灵活适应,不能束缚在同一种治疗方案上,否则药物的效果会背离病情。因此,医生必须熟练掌握各种诊断方法,仔细分析病情,确立适当的治疗方法,选择合适的方剂,即辩证论治。核心思想是根据病情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具体来说,肺结核的预防工作与治疗方法相同,但由于每个人的病情不同,使用的药物也不同。除了常规的治疗方法外,还需要根据病情的突出症状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
肺结核患者的症状表现:肺结核患者容易受到内伤,抵抗力较低,除了出现自身症状外,还可能经常合并其他感染,引发急性发热症状。中医称这种情况为风热患者肺或热邪肺,主要是因为热邪通过口鼻进入体内,或者是风寒风热侵入体内后转化为热邪入侵肺脏,导致结核病的常见症状与内部热邪症状同时出现。当热邪炽盛时,会内壅肺脏,导致肺气倒流而引发咳嗽。体内的炼液转化成为痰时,痰会变得黄色且黏稠。由于清肃之气无法发挥作用,所以会出现气喘和呼吸困难的症状。当体内的内热蒸腾并充满表面时,皮肤会变得烫手。内部的热气会消耗阴津,因此会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当热气扰乱心神时,会出现心烦不安的感觉。如果痰热相互交织阻塞肺部,导致气道不通畅,会出现鼻翼煽动的紧急情况。如果肺内积聚热气,痰热转化为火,肝火侵袭肺部,热会损伤肺络,导致血液溢出,大量出血会导致鼻衄、咯血、痰中带血的症状。如果痰热阻塞肺络,导致气滞血瘀,阻碍络脉中气血的畅通,会出现胸痛的症状。而血液腐化为脓时,咳嗽会有脓血和恶臭的痰。当内部热气炽盛消耗津液,肠道失去润滑作用,会导致大便干燥。如果体内的化源不足,小便会变得颜色短暂而呈现红色。
《内经》说:当邪气盛行时,就会产生病的实证;当精气受损时,就会出现病的虚证。实际上,主要还是邪气盛行的时候,即邪气的毒力强大、机体的抗病能力强,或者是邪气盛行,机体的正气不衰弱,能够积极对抗邪气。因此,正邪之间的斗争非常激烈,反应也很明显,在感受外界六淫的疾病的初期和中期比较常见。肺结核患者体质较为虚弱,且可能同时感染新的邪气,导致旧病恶化。对于这种情况,我们需要根据具体实际情况,可以采取急救措施或综合治疗措施,其中清肺丸是一种能够清肺化痰、消热杀虫的综合治疗方案,治标治本并重。
中医一直以来以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为主要原则来抗击结核病,主张通过补充体内的虚弱元素来达到这一目的。同时,中医也强调了杀虫的要求。基于这个理论,结合现代医学的知识,我们必须深入了解补充虚弱元素的特点,并积极寻找那些具有抗结核和杀菌功效的中草药,以提高治疗效果。这篇文章明确指出,清肺丸具有杀虫的作用。一些人错误地将其视为抗痨的化疗药物,并常规使用。现代科学试验表明,大蒜、白芨、黄连、黄芩、黄柏、地榆、夏枯草、银花、石榴皮、獭肝、百部、侧柏叶、安息香、全虫、蜈蚣、麝香等中药能抑制和杀灭痨虫。然而,目前来看,中药对痨虫的杀灭作用还不够强效。另外,清肺丸并不是一种具有抑菌功效的中药复方。它是根据中医辩证论治的原则调配而成,以调和虚实病情并以肺热为核心,具有杀虫效果的治疗方剂。使用时必须在辩证的基础上进行。若不然,就会变得弱不禁风。不能简单地认为抗生素能直接消灭抗药性细菌,但需要在几天内使细菌转为阴转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