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养生网
一起养生网
中医如何分型治疗脂肪肝
更新时间:2024-01-11 23:01:18  浏览: 0

由于很多人生活中的饮食不正常,导致了脂肪肝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脂肪肝病情一旦恶化,就会引发严重的肝病。因此,我们应该及时控制脂肪肝的病情,在初期进行积极的治疗。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中医治疗脂肪肝的要点。

1、痰瘀阻络型:肝胃功能不协调,肝气无法顺畅运行。

(1)病情表现:感到胸部压闷,肝脏区域肿胀,频繁叹息,感到疲劳,出现恶心,肝脏扩大,舌头颜色暗红,舌苔呈白色,脉搏细弱。

(2)病因机制: 肝脏气滞郁结、情绪不良、湿气停留内聚、气血运行不畅、导致脂肪肝的产生。

(3) 治疗原则:调节肝气,促进气血运行,消除痰湿,驱散淤血。

2、肝郁血瘀型:脾气虚弱,湿气积聚,痰湿堵塞内部。

(1)患者的临床症状包括嘎嘎恶心,右侧肋部膨胀,感到疲劳,食欲减少,大便稀薄,舌苔厚重且白腻,舌体呈淡红色,脉搏湿润缓慢。

(2)病因机: 偏爱甜美油腻口味的产品、情绪压力或某些疾病因素会导致脾脏功能失衡,湿气增加,其中痰湿会阻碍肝脏正常的脂质代谢,从而形成脂肪肝。

(3) 治疗原则:调理肝脏,增强脾胃功能,排除湿气和痰湿。

3、运动型脾失:痰湿堆积、血淤导致瘫痪,肝肾功能受损。

(1)病情表现:出现头晕、体型稍微胖、耳中有鸣、记忆力衰退、偶尔头痛、五官不安宁、口干、舌头呈现红色的苔、失眠多梦、脉搏细弱而频繁。

(2)疾病的原因:水木不相容、肝功能减弱、脾脏无法正常消化、痰湿阻滞导致肝脏受阻、导致脂肪肝。

治疗原则为:滋养肾脏、养护肝脏,促进血液循环,消散瘀血,清除热痰。

4、淤青内滞型的表现为痰瘀相互结合,并伴有气滞和血瘀。

(1) 病情表现:患者原本存在口渴症状,体质偏阴虚且体内火气旺盛,患有慢性长期的肝炎,感到肋下有肿胀感,不愿意进食,食欲减退, 舌头呈紫暗有淤血痕迹,舌苔呈白色,脉搏细弱。

(2) 病因机制:痰湿阻塞、气滞血瘀、痰浊、淤血导致肝脏受阻,引起肝区刺痛、膨胀和脂肪肝的形成。

(3) 治疗的原则是:增强气血循环,排除痰湿和淤血,减轻肿胀,分散结块。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商品广告
相关推荐
推荐商品广告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上传,如有版权等问题请发邮件到kefu-09#foxmail.com说明(把#替换为@),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温馨提示:本内容仅作参考,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