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通常发生在人体肾功能完全丧失后,临床上它被视为一种综合征,而不是独立的疾病。治疗方法主要取决于患者的个体情况。中医治疗是传统的治疗方法,对于尿毒症来说,主要目的是控制病情。
一、根据个人的需要,我建议自制一副有益于肾脏解毒的汤药。其中的成分和用量如下:将附子和白术各15克,太子参、黄芪、丹参、益母草、淮牛膝、垂盆草、紫花地丁、白茅根各15克,杜仲12克,生大黄6~15克(在后面加入)。为了改善肾脏功能,可以加入冬虫草6克。如果有心慌气短的症状,可以加入吉林参10克。如果有明显的血瘀症状,可以加入红花10克。如果有鸡血藤的话,可以加入15克。

二、黄连温胆汤的药材配方如下:黄连12g,半夏15g,陈皮、竹茹各6g,枳实10g,大黄6~15g(后下),附子30g(先煎),人参10g。每天使用一剂,分为三次服用,连续服用两个月为一个完整的疗程。
三、灌肠方的配方为:桂枝和大黄各15克,蒲公英和牡蛎各30克。将这些药材用水煎煮300毫升,然后过滤。待药液温度降至37℃到40℃左右时,使用肛管插入肛门30厘米处,每次灌入100毫升药液,每天一次。重症患者每天可进行2至3次,每10天为一疗程。这种方法适用于血尿素氮≥20mmol/L、恶心呕吐严重、没有食欲、全身水肿、尿量减少的患者。
尿毒症的病情漫长而复杂,各个阶段的病机错综复杂。在治疗时,必须根据疾病的特点进行辨证论治。一般来说,可以选择生黄芪、附子、虫草、仙灵脾、巴戟天、姜半夏、丹参、车前子、苏梗、黄连、大黄、桃红、当归、红花等药物来温肾泻浊、化瘀清利。这些药物有助于扶正固本、活血化瘀、祛邪而不伤正气,促进新陈代谢,改善肾脏血液流量,降低尿素氮和血肌酐,纠正酸中毒等作用,可以明显改善临床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