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疗法是否能够治疗脂肪肝呢?与西医相比,中医疗法的副作用相当小,并且注重标本兼治,因此备受患者欢迎。当前,脂肪肝患者数量不断增加,这是一种潜在对身体产生影响的疾病,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肝病。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借助中医疗法来治疗脂肪肝呢?
中医学认为脂肪肝属于蓄积和淤痰的范畴。舌头颜色暗淡,有紫点,可能有瘀伤,舌苔薄而有油腻感,约占65%的病例。脂肪肝的发生机理主要是气滞血瘀和肝胆湿热。不节食、负面情绪和肝脏排泄功能不佳是导致脂肪肝的诱因,具体的病机包括气滞、肝脉堵塞、脾脏运化功能失调、浊邪清气以及气血湿浊和痰瘀互相结合。根据以上的病机,脂肪肝可分为四类,每一类的治疗方法如下:
1、湿热型病症的治疗方法是通过去湿化浊、清热解毒来实现。需要采取平胃分散减少的办法。总体治疗要点是调理气机,消除湿热症状。主要的药物包括苍术10克、厚朴6克、青皮10克、陈皮6克、车前子15克、荷叶20克、泽泻15克、甘草6克。
2、气滞型的治疗方法包括疏肝解郁、行气和调中。方剂的选择应以柴胡疏肝散和自由散为主。该方剂的特点是全方位的,主要是通过理气为主、行血兼备、重视肝脏、辅助健脾,柴胡具有升阳作用,枳壳有降气作用。该方剂的主要药物有柴胡10克、枳壳6克、白芍15克、甘草6克、当归10克、茯苓10克、白术10克、泽泻15克。
3、痰瘀型-治疗方法是通过柔肝养血,化解浊气和消除淤血。使用复方花汤和大黄蔗丸进行配方调整。方剂的全方位特点是促进三焦通利,利胆排除浊气,化解痰湿和消除淤血。主要的药物成分有青黛15克、昆布10克、栀子15克、陈皮6克、大黄10克、蔗15克、首乌15克、郁金6克。
4、改写: 瘀血型-治疗方法是疏肝养血,活血化瘀。主要使用横膈膜下逐瘀汤进行加减。该治疗具有全方位的特点:调节气血,养血祛瘀,主要从下降开始,中间有上升。主要使用的药物包括桃仁6克、川楠子6克、元胡6克、五灵脂10克、丹参10克、川芹10克、草决明6克、山楂1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