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养生网
一起养生网
夏季养生要注意养心 中医推荐这样修身养性
更新时间:2024-01-11 22:46:40  浏览:

中医学认为,夏季属于火的元素,火的特性与心脏相关,火是阳性的。因此,在夏季的炎热天气中,容易引起人们心跳加快、心烦气躁。如果长时间处于焦虑的情绪状态下,对我们的心脏会造成严重的伤害。因此,夏季的养生更加强调养护心脏,并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安宁,以度过盛夏。

动养身

目前,尽管岛城的气温不高,但已进入盛夏。来自济南军区青岛疗养院的中医博士后李东涛指出,《黄帝内经》的心理保健思想要比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文集》更为丰富。《黄帝内经》对身心疾病的社会心理致病因素、发病机制的认识,以及身心疾病的诊断和防治,都有很多深入的论述,并已形成一定的理论体系。例如,在形神关系方面,《黄帝内经》已经认识到,形体与精神相互关联,精神能够驾驭形体,只有形神统一,才能保持身心健康,享受长寿之年。因此,它要求人们通过自我控制精神状态,通过运动来养护身体。

《黄帝内经》中提到,夏天的养生之道包括减少生气,毫无怒气,使心境舒畅;保持愉悦的情绪,使皮肤容光焕发;让体内的气得以宣泄,就像所爱的人在外面一样。这些措施符合夏季气候的特点,有助于保持健康。

夏季养生的方法之一,是请教李东涛博士。他指出,夏天要保持精神旺盛,可以让心情像大自然的万物一样茂盛生长。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人们可以多参加户外运动,进行一些愉快的锻炼活动,这样可以避免生气,让身体的气息畅通无阻。这是适应夏季的养生方法之一。

由于夏天酷热,常常使人感到焦躁不安,烦躁不定。因此,在夏季特别需要保持心情愉快,精力旺盛,情绪开朗,就像大自然万物生机勃勃一样。因此,夏季的养生运动是最佳选择之一,因为定期运动可以使人体机能旺盛且协调。

静养神

在中医的观念中,有一句名言:“得神者身体健康,失神者身体亡”。李东涛博士强调了调整神气,保持健康的重要性,他认为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心静养。

“静心养身的首要要求是使心灵平静,心灵平静自然会感到清凉。”

李东涛指出,擅长静养心灵的人,保持心灵平静,才会产生阴性能量,只有阴阳平衡协调,才能有效保养心脏。

李东涛表示,要实现心静,首先要清心寡欲。只要少一点贪念,心烦就会减少一分。此外,要善于调节情绪,尤其不能过于喜悦或悲伤,按照中医的说法,过度的喜悦会损伤心脏。其次,经常闭目养神。有空闲的时候,经常闭目养神,可以帮助我们排除烦杂的念头。最后,要多进行静坐。因为静下来才能安抚心神,即使只有五分钟也可以见效。每次可以在阴凉的地方或者屋内静坐15到30分钟,也可以通过听音乐、读书、钓鱼、打太极等方式达到静心的效果。

《黄帝内经》中有一句话:“静则神藏,躁则神亡。”因此,养护内在精神状态的方法就在于保持“静”字。这意味着要让人的心灵活动保持平和宁静的状态,不受琐事纷扰,内心不充斥杂念,外在也没有过多追求。在这种状态下有助于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有助于抵抗衰老、延长寿命。

这在夏天的意义很大,是否有人会产生疑问,夏天不是应该"养长"吗?这不是矛盾吗?其实夏天的"养长"是指培养一种生机勃勃的状态,多参加户外运动,多与人交流,多思考积极愉快的事情,这样才能保持心情畅快;而"养静"则是要保持平静的心境,不急不躁,通过自我调节或进行户外活动的方式,将内心的抑郁和烦躁散发出去,这就是所谓的"心静自然凉,心宁而神安"。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商品广告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推荐商品广告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上传,如有版权等问题请发邮件到kefu-09#foxmail.com说明(把#替换为@),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温馨提示:本内容仅作参考,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