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息肉是指在结肠和直肠部位出现的凸起性病变,可以通过接触诊断、结肠镜观察或x线钡餐检查来进行临床诊断。结肠息肉的临床表现各不相同,早期通常没有症状,常见的症状有腹痛、腹泻、便血、大便中带有粘液或内急后重感。息肉的大小也不同,可以是有蒂的,也可以是广基的,可以分布在结肠和直肠的某个部分,也可在整个结肠和直肠上单个或分散分布,有时也会形成多个聚集的息肉。广义上,肠道内任何突出的凸起病变都可以称为息肉,但一般指的息肉只是粘膜的局部凸起。必须指出的是,息肉是一种良性病变,不是癌肿,不会危及生命。那么,现在我们来了解一下中医食疗治疗结肠息肉的方法。

通常情况下,结肠息肉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便血有三种症状。患有结肠息肉的人最容易出现便血,但许多人错误地将大便出血误认为是痔疮的症状,结果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专家指出,由痔疮引起的出血通常发生在大便后,一般只有几滴鲜红色的血液,平时不会出血。然而,由结肠息肉引起的出血往往掺杂在粪便的中间。
2、大便的习惯发生变化。这包括大便的时间和次数的改变,以及不明原因的便秘或腹泻。特别是当便秘和腹泻反复交替出现,并伴有腹痛时,要更加警惕。
3、排便形状异常。正常的大便应该是圆柱形的,然而如果肠腔内有息肉,并在排便时受到挤压,大便的形状通常会变细或变扁,有时还可能出现血痕。
用中医饮食疗法治疗结肠息肉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下面介绍五种常见的食疗方:
1. 灰豆薏米粥:将灰豆和薏米一起煮成粥,有助于消除结肠息肉的症状。
2. 冬瓜汤:冬瓜具有利尿和清热的作用,经常饮用冬瓜汤有助于结肠息肉的恢复。
3. 毛豆粥:毛豆含有丰富的纤维和维生素,常饮用毛豆粥可以帮助结肠息肉的治愈。
4. 青萝卜汁:青萝卜具有消炎和抗氧化的功效,可以减轻结肠息肉的症状。
5. 蒴薇粥:蒴薇是一种中药材,可以有效治疗结肠息肉,经常食用蒴薇粥可以促进结肠的恢复。
以上这些食疗方都是针对结肠息肉而设计的,但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遵循适量食用的原则。
1、菱粥的材料包括带壳的菱角20个,一勺蜂蜜以及适量的糯米。制作方法如下:①将菱角清洗干净并破碎,然后放入瓦罐中加水煮至半糊状。②加入适量的糯米继续煮粥,煮粥时加入蜂蜜以调味。经常食用,对胃部润肠有益。
2、莲藕汁郁李仁蛋:将8克郁李仁和1只鸡蛋与适量莲藕汁混合,放入鸡蛋内,用湿纸封口后蒸熟即可。适用于每天两次,每次一剂,治疗活血止血、冷血以及大便出血等症状。
3、曲麦根汤:用生曲麦根60克或干根30克。首先用清水洗净,加适量水煎煮成汤。每天一次,具有清除体内热毒、促进湿气排出的功效。
4、茯苓蛋壳散的配方为茯苓30克和蛋壳9克,将它们熔化并研磨后制成药。每天需服用两次,每次一剂,用开水送服。这种药膳能有助于舒肝理气,适用于腹痛、腹胀明显的患者,同时也可选择服用莱服粥。
5、桑椹猪肉汤的做法是:取50克桑椹和10枚大枣,再加入适量的猪瘦肉和盐,一起煮熟。经常食用此汤能够补充体内的能量,增强气血,对于下腹坠胀的人群尤其适用。
除此之外,患者在饮食方面需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减少油腻食物的摄入,增加水果、蔬菜等富含纤维素的食物的摄入量。
2、应避免食用酸味、辣味、刺激性强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