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不同的穴位可以预防冠心病

1. 找到内关穴。用手指腹部按压另一只前臂内侧的内关穴。该穴位于手腕横纹上的三根手指之间,两根筋之间。先用力按下,然后轻轻揉搓,两手交替进行。对于平时心跳过快的人来说,手法可以从轻到重,同时可以配合颤抖的动作轻轻揉搓。如果心跳过慢的人,则需要用更强烈的手法和力量揉搓。每天每侧按摩3到5分钟即可。
2、按摩神门穴是安抚神经、调理心情的一种非常好的方法之一。通过按摩神门穴可以舒缓白天紧张焦虑的中枢神经,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液流量,有效预防冠心病的发生。使用一只手的拇指放在另一只手的神门穴上,先向下施加压力,保持压力不变,然后进行旋转按摩,直到产生酸胀感,以中医的观点来说,这种感觉就是治疗效果的体现。然后,继续按摩1分钟,最后慢慢松开手,结束按摩。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进行,而且可以两只手轮流进行按摩。
3、轻拍心前区。使用右手掌或半握拳,轻拍心前区,轻拍48次,力度适中为宜,让患者感到舒适即可。这对减轻胸闷有一定效果。在拍打时,最好让患者配合腹式呼吸,可以改善心脏按摩效果,促进胸腹腔的血液循环。
中医治疗冠心病的方式:
(1)气滞血瘀症状
1、症状:胸部感到压抑,呼吸困难,剧烈的心绞痛,心绞痛发作,疼痛在特定部位,由于愤怒引起心绞痛,疼痛非常明显地表现出肢体冰冷、唇色发青,背部疼痛,心跳加快,心悸,舌苔白,舌质呈深红色、紫色,出现瘀伤,舌下静脉呈青紫色,脉搏弦细或有结代。
2、证候分析:气滞血瘀导致胸中气机不畅,则会出现胸闷、气短的症状。心脉不通,如果心脉不通畅就会感到疼痛,所以才会有心胸疼痛。淤血凝滞时,疼痛固定不动。在暴怒时,肝气会上逆,气滞血瘀相互作用,可能导致心痛发作。手少的阴心经通过肩膀的背部,疼痛会增加到肩膀,并且疼痛会很彻底。当淤血堵住心脉时,血气无法良好运转,会出现心悸、惊讶等症状。弦脉主痛,瘀血内停,阻碍了脉络畅通,所以会出现肢体冰冷、唇色青紫,舌头呈暗红或紫暗色,舌下静脉可能出现瘀斑或青紫色,脉搏可能涩或有结代现象。
3、治疗方式:促进血液循环,消散血瘀,通畅经络,缓解疼痛。
4、推荐方药:在血府逐瘀汤的基础上进行加减调整。
桃仁的用量是12克,红花的用量是9克,当归的用量是9克,当地黄的用量是9克,川雄的用量是5克,赤芍的用量是6克,牛膝的用量是9克,桔梗的用量是5克,柴胡的用量是3克,枳壳的用量是6克,甘草的用量是3克。
郁金、延胡索、沉香、丹参、益母草、五灵脂、三七、乳香、无药等等。
(2)痰浊阻塞症状
1、症状描述:心脏区域感到沉闷,有痛感,在阴天时加重,伴有多量痰液,可能是白色或黄色,呼吸不畅,体形较胖,舌苔可能呈白色和厚腻状或滑腻状或黄腻状,脉搏滑润。
2、分析等待: 胸部有痰浊堵塞,脉络不通,胸阳不振,气机不畅,心胸堵塞,疼痛时呼吸困难。痰浊多同时伴有寒气,因此在阴天症状会加重。痰浊邪气困扰脾脏,而脾脏主要掌管肌肉和四肢的功能,所以脾气受困,会导致身体感到沉重和乏力。痰浊发病时,痰多,舌苔呈现白腻或水滑,脉搏滑润。痰浊持续时间较长会产生身体发热的症状,可见黄色痰液,舌苔也可能显示为黄腻。
3、治疗方法: 通过通阳散结和宽胸痰的方式进行治疗。
4、中药: 使用瓜竿代替半夏来加强汤剂效果。
将12克的瓜果加入适量的白酒中,以解决12克的半夏问题。
桂枝、干姜、茯苓、白扣仁、细辛等药物适用于治疗痰饮为主或兼有寒冷症状的患者。
对于痰郁变热的人,他们可以选择饮用竹茹、枳实、黄连、胆星、茯苓、陈皮、郁金等药材。
有痰阻胸,导致气机不畅,还有气滞血瘀的情况,可以使用活血化瘀的药物配合理气痰的药物进行治疗。可以考虑加入丹参、桃仁、红花、赤芍、川芎、当归、益母草等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