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是一种常见的关节疾病,患者出现红肿和疼痛等症状。中老年人易患痛风,因体质减退,生理平衡调节能力减弱。那么,您知道如何治疗痛风吗?
中医疗法对治疗痛风关节炎,我们可以采用中药的方式。需要用到的具体药物包括:加味四妙散。这个方剂的成分包括:苍术10克、黄柏10克、怀牛膝10克、生苡仁30克、土茯苓20克、银花20克、萆解20克、秦皮10克、威灵仙20克、白芍15克、蚕砂10克、川芎10克、当归10克、虎杖15克。如果热毒严重,还可以加入丹皮、知母、生石膏。
中医也常用针灸治疗痛风关节炎,效果显著。专家建议:在刺血后采用针灸疗法。具体的穴位包括百会、神庭、曲池、合谷、神门、足三里、太冲、丰隆、内庭、阴陵泉、阿是穴。通过毫针泻法,清热利湿,通经止痛,每日治疗一次,持续5次。
足浴山慈菇150克、蜈蚣6条、皂角刺120克、玄参100克、金银花100克。将这些药材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煎煮2次,然后将煎液倒入木盆中(木盆散热慢,保温时间长)。先用蒸汽热熏蒸双脚,等脚底温度适中(38℃-45℃),再浸泡双脚,每次持续30-40分钟,每天做2次疗程,每次1剂。一个疗程为3天,一般来说一个疗程就能见效。
在锻炼过程中需要注意:练习「中皂角刺」和「蜈蚣」有助于活血通络;服用「玄参」和「金银花」有助于清热解毒,消肿;食用「山慈菇」富含秋水仙碱,有助促进排泄尿酸;使用热水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保暖脏腑,活血通络。
控制蛋白质摄入,更好选择牛奶、乳酪、脱脂奶粉和鸡蛋,含嘌呤较少;尽量避免食用肉类、家禽和鱼类。若必须食用,建议将肉煮熟后去掉汤汁。这是因为嘌呤易溶于水,而汤的含量较高。尽管豆制品蛋白质含量高,但痛风患者不宜食用,因其含嘌呤较高,例如大豆、豆腐、干豆等。
控制总热量摄入的病患需要每天限制总热量摄入,减少摄入碳水化合物。此外,要减少摄入蔗糖和蜂蜜,因为它们富含高果糖,可能加速尿酸生成。尤其是应避免摄入嫩扁豆、青蚕豆和鲜豌豆等高嘌呤含量的蔬菜,这也是预防痛风饮食的措施之一。
增加摄入碱性食物。碱性食物如蔬菜、马铃薯、水果(例如青柠檬)等,可调节血液和尿液的酸碱平衡。西瓜和冬瓜都是碱性食物,对于痛风患者尤其有益。面食中含有碱性物质,能促进尿酸排泄,保护肾脏健康,建议适量食用。
摘要:限制嘌呤摄入是细胞核的一部分。凡是带有细胞的食物都含有嘌呤,而动物性食物中嘌呤更多。为防止高嘌呤的摄入,应避免食用动物内脏、虾蟹、浓汤、食用菌、海藻、凤尾鱼、沙丁鱼、蛤蜊、豆类和啤酒。
除了医生的指导外,患有痛风的病人必须遵守特定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除了恰当使用药物以外,在日常生活中还需注意工作与休息的结合,避免过度劳累、情绪紧张、感染、手术等情况。一般不建议痛风患者参与跑步等剧烈体育锻炼,以及长途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