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瘘是指发生在肛门周围的脓肿溃烂或手术切口引流后残留的情况,中医称为肛肠瘘。肛瘘可以理解为脓肿演变后的结果,它是这种疾病的第二个阶段。这种情况在英文中称为Analfistula,也被中医称为肛门泄漏。典型的肛瘘通道是光滑且完整的,位于肛管窦、肛门边缘外或直肠壁上。非典型的肛瘘一般只有内口而没有外口,或可能有内口和外口,但中间部分已闭塞,或仅有外口而无法找到内口,有时也可能仅有一个硬结。

肛门瘘在肛门肠病中的发病率较高,据国内统计数据为1.67%~2.6%,而国外则有8%~20%的患病率。患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0~40岁的青壮年。虽然婴幼儿也有发病的情况,但主要发生在男孩中,女孩较少,男女患病比例为5:1。那么,中医是否有有效的治疗方法来治疗肛门瘘呢?
中医治疗肛门瘘的方法是遵循中医的三大原则:
中医治療肛門瘘以內治為主,可歸納為消、拖、補三原則,可根據病情嚴重程度靈活運用。具體分解如下。
消
这种方法使用消散的药物来治疗初期的肛周脓肿和炎性痔疮,避免溃脓和切开的痛苦。这种方法适用于未化脓的肛周脓肿、炎性痔疮、血栓痔和肛裂等疾病。具体的治疗方法应根据疾病的性质而定,如外邪表现者应解表,内实者应通里,热邪淤结者应清热解毒,寒邪凝结者应温通,气滞者应疏通气机,血瘀者应活血化瘀等。
托
这里提倡运用补益气血的药物来支持身体的正气,促使毒素排泄,避免毒邪内侵。此疗法适用于中期阶段肛周脓肿,患者正气虚弱,毒邪盛行,毒素外溢,肛周疮口平坦,根部松散,不易溃烂的虚弱证候。对于毒气盛行但正气尚存的病患,可使用排脓药物,尽快清除脓液毒质,减轻疼痛,防止脓液毒素外溢,造成潜在危害。
补充
这是通过使用补充药物来恢复体内正气,促进受损部位的再生,从而加快伤口或口腔的愈合速度。这种方法适用于年迈体弱、血气亏虚、溃疡晚期、肛肠手术后、热毒排除、病灶已除、精神疲劳、脓液稀少、伤口难以愈合、便血下垂等病患。血气亏虚者需补充血气,脾胃虚弱者应适当调理脾胃,肝肾不足者则需滋补肝肾等。但在病毒毒邪未清除之前,切勿过早采用滋补疗法,以免病邪内生,日久加重病情。
另外,得了肛瘘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特别注意哪些事项?
1、保持饮食清洁很重要:食用不卫生的食物可能会引发腹泻,并且很容易导致肛门腺感染,从而引发肛裂。
2、保持肛门清洁很重要:养成每次大便后清洁肛门区域或每天早晚清洗肛门的习惯,以确保肛门的清洁。
3、定时排便是一个很好的习惯,可以避免便秘,保护肛门皮肤,预防感染。
4、检查肛门柔软度:在进行肛门检查时,确保温和轻柔,避免使用过度力量,以免造成肛门损伤。另外,在需要进行灌肠的情况下,应当注意避免对肛门造成伤害,特别是在大便干燥的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