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煮方法:将药材用冷水浸泡30分钟后煎煮,先用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继续煮15分钟,连续熬煮3次,将3次煮出的药液混合均匀约450毫升,每次约150毫升,每日服用3次,每日一剂。
推荐一种中成药:荆防颗粒
推荐的中药处方:新冠3号(四川省中医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外感风热证
症状:有发热、头痛、喉咙干疼、干咳少痰、鼻塞流黄涕、舌红苔白、脉搏快。
治疗方法:使用辛、凉药物来解表。
处方为:在银翘散的基础上进行加减。
成分:30克银花,30克连翘,15克桔梗,15克荆芥,15克牛蒡子,15克薄荷,15克竹叶,30克芦根,15克生甘草。
咳嗽病人应该加入15克杏仁和30克枇杷叶;湿痰病人应该加入15克藿香、30克薏苡仁和30克扁豆。
煎煮方法:将药材用冷水浸泡30分钟后,大火煮开后改用小火继续煮10分钟,连续熬煮3次,将3次熬煮的药液混合均匀约450毫升,每次约150毫升,一天3次,每天一剂。
中药推荐:银翘清毒片、清热宁片(胶囊、丸)、抗病毒糖浆
推荐一种中药院内制剂:新型冠状病毒2号(出自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中医医院)。
风寒夹湿证
临床症状:有发热和恶寒感,头痛和身体酸痛,咳嗽干燥没有痰,口感淡无味,没有食欲,胸闷,腹部饱胀,感到疲倦乏力,大便稀软不爽,舌头淡白有厚腻苔,脉搏湿润。
疗法:温解表,香化浊滞
处方:使用藿香正气散并进行调整。
成分:广藿香 30 克、紫苏 15 克、白芷 15 克、法半夏 10 克、厚朴 15 克、陈皮 10 克、大腹皮 10 克、白术 15 克、茯苓 15 克、桔梗 15 克、甘草 10 克、生姜 10 克、大枣 10 克。
煎煮方式:将药材用冷水浸泡30分钟后煎煮,先用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继续煮15分钟,共熬煮3次,将3次熬煮后的药液混匀至约450毫升,每次约150毫升,一天3次,每天一剂。
推荐的中药:藿香正气胶囊(软胶囊、丸剂、颗粒、水剂、口服液)
建议使用院内制剂「新冠3号」,这是由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中医医院研制的中药。
风热犯肺证
症状表现:有发热,口感稍微渴,喉咙干燥发痛,痰液呈黄色或浓黄,伴有咳嗽,舌头呈红色,舌苔薄白,脉搏浮且数。
疗法:去风清热,宣肺止咳。
疗方:参拗汤联银翘散调整
成分:麻黄12克,杏仁15克,银花30克,连翘30克,桔梗15克,荆芥15克,牛蒡子15克,薄荷15克,竹叶15克,芦根30克,生甘草15克。

制作方法:将药材浸泡在冷水中30分钟后,加热煎煮,先用大火煮沸,然后转为小火煮10分钟,重复这个煎煮过程3次。将3次的药液搅拌混合,制得约450毫升,每次服用约150毫升,每日3次,每日1剂。
推荐中药:复方鱼腥草合剂片、连花清瘟胶囊、感咳双清胶囊、银马解毒颗粒、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急支气管糖浆。
推荐的中药院内药物有:上感颗(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青翘抗毒颗(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中医医院)。
危重型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各地各医疗机构采用个性化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
小儿中医治疗
(一)感受外界寒冷风邪引发的症状
临床表现包括恶寒严重、发热轻微、头痛、身体酸痛、干咳无痰、咽喉肿痛、咽喉发痒、鼻塞流清涕、舌淡苔白、脉搏有点浮。
疗法:利用温热来解除表面的状况。
开方:荆防败毒散调整剂量
成分:荆芥15克、防风15克、茯苓10克、前胡10克、川芎10克、枳壳10克、桔梗10克、羌活10克。
煎服的步骤:取用药物后,用冷水浸泡30分钟后开始煎煮,连续煎煮3次(若患者不满3岁,则只需煎煮2次),每次煮至沸腾后,转至小火再煮15分钟,随后过滤出药汁。总共获得200-400毫升的药汁,通常情况下,1岁以下患者每日服用100毫升,1-2岁每日200毫升,2-3岁每日300毫升,3岁以上每日400毫升,分3-4次服用完毕,每日一次。
禁忌:在服药期间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油腻肉类、冷饮和酸奶。
(二)感受外来风邪,引发热病症状
症状表现:体温升高,头部和身体疼痛,喉咙干涩疼痛,干咳少痰,鼻塞有黄色鼻涕,舌头呈红色,舌苔呈白色,脉搏快而有节律。
治疗方法:利用辛辣寒凉的药物来解除表面症状。
医嘱:调整银翘散的配方
成分包括:银花15克、连翘15克、桔梗10克、荆芥10克、牛蒡子5克、薄荷10克、竹叶10克、芦根15克、生甘草10克。
煎煮方法:将药材用冷水浸泡30分钟,然后煮沸,共煮3次(3岁以下只需2次),每次煮沸后转小火继续煮10分钟,然后过滤出汁液。每次取汁量200-400毫升,一般规则是:不满1岁每日100毫升,1-2岁每日200毫升,2-3岁每日300毫升,3岁以上每日400毫升,分成3-4次服用完毕,每日一剂。
建议使用中药制剂:抗病毒糖浆
《四川省新冠肺炎中医药防控技术指南(第八版)》
不宜:在服药期间,不宜食用辛辣、燥热、油腻、荤腥的食物,也不宜喝冷饮或酸奶。
推荐中药院内制剂: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的上感颗粒,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中医医院的青翘抗毒颗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