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如何治疗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影响着中老年人,了解其成因有助于尽早治疗。现在,来认识一下骨质疏松症的起因和中医的治疗方式,别错过这部分内容。
骨质疏松症的原因
因为乳糖不耐受和其他原因,应避免饮用牛奶。牛奶是骨骼的最佳食物,钙的补充至关重要,维生素D的强化对牛奶也至关重要。莱克博士建议,定期摄入牛奶、维生素D、钙以及镁等矿物质有助于增强大豆奶的效果,这对提升骨骼强度、预防骨质疏松症很有帮助。

抽烟。许多研究指出,吸烟会降低骨密度。成年人经常抽烟的骨质疏松症发病率更高。莱克医生表示,研究发现,无论年龄大小,戒烟都对骨骼有益。但最好越早戒烟越好。
每日饮酒量应限制在250毫升以上。研究表明,酒精易导致骨骼脆弱,因其会促使钙、镁及其他矿物质的流失。饮酒愈多,风险愈高,尤其对女性的骨骼影响更甚于男性。莱克博士建议,为维护骨骼健康,务必减少或戒绝饮酒,可尝试以茶或温牛奶搭配蜂蜜取代酒精。
天生瘦弱或骨架小的人更容易早期患上骨质疏松症。人的骨密度在20至25岁之间达到峰值后,开始从30岁至40岁逐渐下降。莱克博士建议,30多岁时要注重加强骨骼健康,建议多摄入富含钙的食物,如乳制品,进行有益于骨骼健康的运动,如跑步和跳跃。到了40多岁,要继续保持均衡饮食,增加摄入钙、镁和维生素D的量,同时进行力量训练,有助于预防骨质流失。
进食障碍。厌食症是骨质疏松的危险信号。极端减重会降低激素水平,造成月经混乱。雌激素不足会直接影响女性骨骼健康。专家建议对厌食或暴饮患者进行及时治疗,恢复正常饮食。此外,定期饮用牛奶,摄取钙、镁和维生素D,有助保持骨骼和牙齿健康。
女性会出现月经不规律或者早期闭经。激素水平的下降容易导致女性月经不规律或者早期闭经。雌激素水平过低可能会直接导致骨质流失。饮食不规律、过度运动以及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都可能影响女性雌激素水平。医学专家建议,一旦发现月经不规律,应尽快就医。
在50岁之前或更年轻时,如果一级或二级亲属中有人患有骨质疏松症,那你也有可能受影响。家族史是骨质疏松症的关键指标之一。如果你的家庭有骨质疏松症、姿势不良、身高减短等情况,那你患上骨质疏松症的风险较高。专家建议了解家人中是否有骨质疏松症患者,并如实告诉医生家族病史,以便准确评估患病风险。

白人或亚洲人、女性和50岁以上的人中,如果有其中一个危险因素,会增加出现骨质疏松的风险。如果三个因素都具备的话,出现骨折的风险就更高。60岁以上的人需要更加留意,因为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的风险也会增加。专家指出,75岁以上的女性中,骨折的发生率高达90%。50岁以上的人应该检测骨密度,并及时处理问题。
在最近的两年中,发生过一次或更多次的骨折或严重骨折。很多患者在手臂或脚踝骨折时会发现骨质减少的问题。莱克博士建议,如果你觉察到或怀疑有骨质减少的情况,应主动去医院接受双能X射线吸收法来检测骨密度。检测结果能够帮助医生评估骨折的风险。
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可能导致问题。例如,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素可能干扰激素水平,导致钙和维生素D等营养物质在骨骼中流失。患有克罗恩病、狼疮或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人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更大,尤其是女性患者。值得注意的是,甲状腺素和抗抑郁药也可能导致骨质流失。在使用这些药物时,应密切关注骨密度的变化,并在医生的指导下必要时服用双磷酸盐以增强骨密度。
那么,中医如何预防骨质疏松症?
中医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按摩疗法
腰部搓揉法:站立,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掌贴近腰部(就在第四腰椎突出的位置,左右各3.5英寸),手掌沿着腰椎两侧上下摩擦,向下直至尾骨下的重要穴位(即尾尖与肛门之间),向上摩擦至手臂后弯处。每次连续搓揉五分钟,每天坚持一次。此方法有助于升阳补肾,加强腰部与脊柱的健康。
腰部按摩法:用双手的拇指和食指同时夹住脊柱中间的皮肤,从与肚脐平行的命门穴(第二腰椎棘突下)处开始,向下揉捏松散,直至尾骨。重复这种揉捏脊椎的动作4次。
腰部按摩方法:双手握紧成拳,拳头向上,手指关节突出部分,放在腰椎脊柱中心的“命门”穴位,旋转按摩,顺时针3分钟,逆时针3分钟。可同时两边进行,也可由左至右进行。这种方法有补肾壮腰、调理脾胃的功效。
腰骶按摩法:双手握拳,拳心向下,轻轻扣击骶骨区(以不觉疼痛为宜),每侧各做1至3分钟。此法可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舒筋活络,有助于腰部健康。
腰部擦法:双手交叉放在腰部,拇指向前,固定在腰部,其余四指从腰椎两侧的肾俞穴开始,以肾俞穴为中心,用手指垂直擦动腰部。双手同时进行,按需透热,有助于温暖肾脏、增进阳气、消除淤血和止痛。
站立姿势的腰部伸展练习:站立时双脚与肩同宽,双手叉腰(四指在后,拇指在前)。首先,缓慢向前推腰部,使其向后伸展;保持6秒后回到原姿势,重复5次。每天练习约10分钟,每次一次。
预防骨质疏松症的生活方式建议
如果有骨质疏松症状,请尽快就医。
预防骨质疏松症应从年轻时开始。日常生活中,应该坚持锻炼以促进骨生长,帮助缓解骨损失;戒烟戒酒,保持营养均衡的饮食习惯,避免摄入过多的肉类和加工食品,减少食盐摄入,限制咖啡饮用,多喝牛奶。青少年和孕产妇需要注意摄入足够的钙和户外阳光照射;老年人则要注意预防骨折,避免不当用药,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适当补充维生素D有助于促进钙的吸收,推迟骨质疏松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