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是近年来对人们健康影响较大的肝脏疾病。除了使用适当的药物治疗和进行合理的饮食与运动外,还可以通过按摩疗法和针灸法刺激身体的五个特定穴位,以辅助治疗脂肪肝。那么,按摩疗法是如何治疗脂肪肝的呢?接下来,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中医通过按摩特定穴位来治疗脂肪肝。
脂肪肝是指由于多种因素导致肝脏细胞内脂肪过量积聚的一种病变。脂肪肝的临床表现各异,轻度脂肪肝可能仅表现为疲劳,许多患者体重较重,因此容易忽视轻微的自我感觉症状。而中重度脂肪肝则可能伴随慢性肝炎的症状,表现为食欲下降、疲劳感、恶心、呕吐、体重减轻以及肝区或右上腹的隐痛等表现。
目前西医对脂肪肝的治疗尚未找到显著效果的药物,通常采用调节血脂的药物进行辅助治疗。而中医药在脂肪肝的治疗方面,具有疗效稳定、持续时间长以及副作用少等优点。古方中医疑难病研究所通过中医的辨证施治,积累了丰富的脂肪肝治疗经验,疗效明显。
此外,古方中医的专家还指出,中医穴位按摩可以作为辅助治疗的方法。专家推荐了四个穴位,通过中医按摩有助于有效治疗脂肪肝:
内外关穴
通过经络调节血液和气息。方法为:单手用拇指和食指相对按压内关和外关穴位,施力要均匀,持续5分钟。局部会感到酸胀,有时酸感会向指尖放射。
大椎穴
疏通经络,祛风散寒,协助调和正邪。操作方法:坐姿,头部稍微前倾,双拇指与食指相对施力,夹住大椎穴的皮肤,进行间歇性的揉捏。
肝炎穴
疏通经络,调理虚弱和泻泄,缓解疼痛。方法:下肢膝关节进行屈伸动作,拇指向外伸展,其余四指握住脚踝。将拇指的腹面在内踝上方约2英寸的肝炎穴进行圆周揉搓。
古方中医专家常常对这些穴位进行按摩,这可以有效预防脂肪肝,结合适当的运动和饮食,效果会更显著。
穴位按摩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基础源于中医学和经络穴位学,以按摩作为主要治疗方法,旨在预防疾病。通过对特定穴位的刺激,穴位按摩能够调动人体的经络气血,达到通畅经络、调整身体机能、祛除邪气并增强正气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