藿香正气散是一种有效的中药方剂。根据一些相关的医学研究表明,这种中药方剂非常安全有效,适用于多种疾病的症状。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藿香正气散的处方。
藿香、紫苏去梗、厚朴炒制、茯苓去皮、陈皮、白芷、半夏汤洗七次、桔梗去芦、大腹皮、白术,各一钱。甘草烤制,一钱二分。
【功效与主治】治疗伤寒引起的头痛,增加体内的寒气,缓解热气症状,也可用于感染湿气、霍乱和泄泻等疾病,长期服用还能预防山区的雾霾和瘴气。
【使用方法】每次服用一剂,加入两杯水,姜五片,红枣两片,煎煮至一杯的量,可以随时服用。
【摘要】引用自唐代孙思邈的《千金翼方》的内容
【药方】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去皮),每种一两。半夏曲、白术、陈皮(去白)、厚朴(去粗皮,用姜汁烤),苦梗,每种两两。藿香(去土)三两,甘草(烤)二两半。
将原料研磨成细小的粉末。
【主要功效】用于治疗伤寒引起的头痛,缓解寒邪壮热症状,缓解呼吸困难和咳嗽,治疗因长期劳累和外伤引起的身体不适,治疗各类风寒痰湿引起的不适症状,调理胃脘腹部的寒气导致的疼痛,缓解恶心和呕吐症状,治疗腹泻和霍乱等肠胃问题,调理内脏虚弱引起的胃肠鸣叫,治疗与山岚瘴疟相关的症状,缓解全身虚弱和水肿。
【使用方法】每次服用2钱药材,加入一杯水,再加入三片生姜和一个红枣,煎煮至七分熟,待药水温热时饮用。
【摘录】宋朝时,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可以简化改编成以下方式:
【药方】30克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去皮),30克半夏、曲白陈皮(去白),姜汁烤过的厚朴(去粗皮),60克苦桔梗,90克藿香(去土),75克烤过的甘草。
【制法】将药材研磨成细末。
【主要作用】驱散表面寒湿,调理气机消化。用于治疗感冒引起的寒冷症状、内伤引起的湿气滞留、发热寒冷、头痛、胸腹胀满、腹痛、恶心呕吐、肠胃鸣响、腹泻以及舌苔白腻等症状。
【服用方法】每次服用6克,用150毫升水煮开,加入3片姜和1片大枣,同时煎至剩下100毫升,温热服用。如果您希望增加出汗效果,可以盖上被子。
【备注】藿香具有芳香化温的作用,在中止呕吐的同时,能够发散风寒以及辛香的紫苏和白芷,能够帮助藿香外散风寒,并且芳香也能够化解浊气;厚朴和陈皮则能够促进气的行动,同时也有消除湿气的作用;白术和茯苓则能够健脾祛湿;大腹皮能够促进气的运行并有温暖作用;桔梗则有利于肺部,能够促进膈肌的运动;而姜、枣和甘草则能够调理脾胃,与上述药物的性质相辅相成。综合使用各种药物,能够一起解表化湿、调理气机、促进身体自然康复。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第二册的内容
藿香1元,砂仁1元,厚朴1元,茯苓1元,紫苏1元,陈皮1元,白术7毛,半夏7毛,桔梗7毛,白芷7毛,烤甘草5毛。
【药物功效】舒寒壮热,缓解胸膈闷满,减轻口吐黄涎等症状。
【摘录】《笔花医镜》第一卷
藿香1元,川朴8元,甘草8元,茯苓2元,半曲1元半,薄荷8元,陈皮1元,苏梗1元,白术8元,建曲1元半,大腹皮1元,豆豉1元半。 藿香价格为1元,川朴价格为8元,甘草价格为8元,茯苓价格为2元,半曲价格为1元半,薄荷价格为8元,陈皮价格为1元,苏梗价格为1元,白术价格为8元,建曲价格为1元半,大腹皮价格为1元,豆豉价格为1元半。
在夏天,如果外面遭遇寒风,身体体温就会下降,出汗会变得不正常,同时还会出现呕吐和腹泻的症状。
【摘要】《温暖经解》
桔梗每一元,大腹皮每一元,紫苏每一元,茯苓每一元,厚朴(制)每一元,甘草(烤)五分,藿香一元五分。
感受到外界的寒冷风,内部则因饮食不达标而停滞不前。表现为头痛和发烧的症状,也可能引发霍乱腹泻或疟疾。
【使用方法】将生姜、红枣加入煮水中煎煮,待煮开后热饮服用。
【讨论】《冯氏锦囊秘录》:藿香正气作为一种重要的中药,具有很强的正气作用。它能够增强人体的正气,使身体免受感冒的危害;同时,还可以促进脾胃的健康,避免停食的危险。虽然藿香的作用有一些不足之处,但它可以同时对抗外感和内伤。甘草、橙皮和紫苏这些味道辛甘的药材可以散发体内的邪气;而厚朴和大腹皮的苦味则可以通畅体内的滞液。而藿香则起到了主导作用,能够调和体内,并且可以解表,引领其他药物的配合治疗,使正气恢复,并且取得成功。所以,它被称为藿香正气。
摘录
藿香1.5元,烤甘草5元,腹皮5元,白芷5元,白术5元,桔梗5元,陈皮5元,厚朴5元。
【功效】适用于婴幼儿、伤寒引起的头痛、寒气壮热、痰多喘咳、胸腹疼痛、呕吐腹泻、消瘦虚肿、营养不良等症状。
【使用方法】加入一些姜和红枣,煎煮在水中,然后服用。
【摘要】《幼儿科证治大全》
将藿香叶、厚朴、半夏、炙甘草、米泽浸泡过夜并炒制好的苍术、陈皮等成分平均分开。
【主要作用】用于治疗伤寒引起的呕吐。
【使用方法及剂量】将(口父)咀放入口中。每次服用3克,用半杯水冲服,加入3片生姜和半片大枣,煎煮2分钟,去除杂质后服用。
转录普济方卷368
【药方】大腹皮12克,白芷12克,茯苓12克,桔壳12克,羌活12克,独活12克,川芎12克,防风12克,半夏12克,荆芥12克,薄荷12克,桑白皮12克。
【制法】将(口父)咀放在上方,按照制作方法进行修制。
【功效】治疗伤寒引起的头痛,缓解寒热不适,缓解上呼吸道喘息和咳嗽,治疗因过度劳累和七大伤害引起的疾病,治疗八种类型的风病,治疗五种类型的膈气,缓解心腹部的寒冷痛感,缓解恶心和呕吐,治疗霍乱和腹泻,缓解脏腑虚弱引起的虚鸣感,改善山岚瘴气引起的症状,缓解全身虚弱和水肿; 适用于妇女在孕前和产后的保健,适用于儿童脾脏功能不佳的情况。
【使用方法和剂量】每套的重量是5元,需要1盏半的水,3片姜,1片枣。将这些材料一起煎8分钟,去除浮沫,温热服用,无论何时都可以服用,浮沫再次煎。如果你想要出汗,可以加入一根葱白一起煎。
【摘要】《普济方》第136卷
【别名】藿香正气汤,又称正气散
【药方】大腹皮12克,白芷12克,紫苏12克,茯苓(去皮)12克,半夏曲22克,白术22克,陈皮(去白)22克,厚朴(去粗皮,用姜汁烤)22克,苦梗22克,藿香(去杂质)32克,甘草(烤)22克半。
【制作方法】上面的是粉末。
【作用与治疗】具有芳香化湿的作用,可以解表和调理脾胃。适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内伤食滞、内伤寒湿、夏季受暑湿侵袭、山地瘴疟等病症。
【用法用量】在《伤寒全生集》卷2中,正气散的用法用量有详细记载。《金鉴》卷53中也有藿香正气汤的用法用量。我们将它们改制成丸剂,丸剂的名称是《藿香正气丸》(可参考《饲鹤亭集方》)。
讨论1.《医学考试》: 对于患有四时不正之气,憎寒壮热的人来说,风寒侵袭皮肤表层,直接影响到肌肤。四时不正之气通过鼻腔进入人体,不在表层而在内部,所以不需要出汗来排除表邪,而是主要通过芳香气味来调理。白芷、紫苏、藿香、陈皮、腹皮、厚朴、桔梗都具有气性胜于邪气的特点,所以能够调和正常与邪气的平衡;白术、茯苓、半夏、甘草是性质温和的药物,能够培养体内的中气,成为内部营养的旗帜;对于内伤、外感转变为霍乱的患者,可使用藿香、白术、茯苓、陈皮、甘草、半夏、厚朴、桔梗、大腹皮等中药进行调理,恢复正常气血的平衡;而对于外感病症,可使用紫苏来疏泄表邪,白芷则能疏泄表邪并调和内外正气;同时,如果表面没有风寒侵袭,这两种药材也可以发挥作用,因此被称为正气之药。
临床案例1:胃肠道过敏性紫癜治疗 患者信息:男性,14岁。1970年夏季出现腹痛、黑便和全身皮肤出血点的症状,住院三次后被诊断为胃肠道过敏性紫癜。复发症状与之前相同。治疗方案为藿香正气散原方。 治疗效果:患者服用药物后,恶心、呕吐、腹痛明显改善,可正常饮食。连续服用五剂后,症状明显减轻。患者服用十剂后痊愈,并至今未出现复发。
记录《局方》第二卷(续增局内经验秘笈)
【药方】槐叶、土茯苓、桔梗、陈皮、茅根、厚朴、牛蒡、茯神、炙曲、半曲、焖葛根、蚕衣、甘草。
藿香正气散的治疗过程可能不会太快,但只要我们积极接受和保持乐观态度,肯定会有所改善。预防疾病是我们应该尽早着手的事情。
【摘录】《痧喉治汇言》
此功能主要用于治疗喉咙刮的症状。如果身体感觉寒冷而发热,面部红若涂了朱砂,使用该功能可以刮除疾病影响皮肤的感觉。同时也可以通过促进呕吐和泻症状来缓解不适,如腹痛类似绞痛,甚至出现发作性昏厥、口唇发紫、眼睛闭合和神志不清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