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医理论,结肠炎常出现湿热结、脾肾阳虚、气血两虚、气滞血瘀、饮食失调、过劳以及精神因素等引发的情况。

中医的鉴别论治:
湿热型
治疗方法:以清热利湿为主。
药方:可以使用槐角地榆丸或清肠饮,具体配方可以适当增减。
槐角12克、地榆12克、鲜薏仁30克、银花12克、木香6克、川连6克、苦参15克、鹤草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回尾9克、积壳9克、败酱草30克。 12克的槐角、12克的地榆、30克的鲜薏仁、12克的银花、6克的木香、6克的川连、15克的苦参、30克的鹤草、30克的白花蛇舌草、9克的回尾、9克的积壳、30克的败酱草。
瘀伤毒性型
疗法:采用化瘀解毒的方法进行治疗。
逐瘀汤或者是桃红汤可以根据需要添加或减少一些成分。
请给我以下草药配方的重量:当归9克、赤芍12克、桃仁9克、红花9克、木香6克、川连6克、红藤15克、白头翁30克、三棱12克、莪术12克、枳实12克、八月牌30克。
脾损肾虚
疗法:调养脾肾,排除病症。
方药为参苓白术散,并结合四神丸进行加减处理。
党参15克、炒白术12克、云苓15克、生薏仁30克、陈皮6克、罂粟壳6克、肉豆蔻9克、淡吴山羊6克、野葡萄藤30克、方儿茶12克、五倍子12克、北芪20克。 15克党参、12克炒白术、15克云苓、30克生薏仁、6克陈皮、6克罂粟壳、9克肉豆蔻、6克淡吴山羊、30克野葡萄藤、12克方儿茶、12克五倍子、20克北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