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养生网
一起养生网
经期腹泻的原因是什么?按摩4穴位可以缓和!
更新时间:2024-02-15 12:40:13  浏览:

在月经期间,女性不仅会经历生理疼痛和腰痛问题,还可能出现腹泻的情况。这种月经期腹泻主要是由于肝肾脾的代谢失调所引起的,可以通过按摩四个特定的穴位来缓解这种情况。

引起生理性腹泻的原因

肝肾脾的代谢功能失调。女性在经期容易出现腹泻,大便的次数也增多,便便变得软或出现腹泻的情况,这主要与脾、肾、肝功能的紊乱有关。中医医生介绍说,在月经期间,女性的气血向下流聚集在子宫内,不仅容易引起感冒、头晕等不适的症状,气血的循环不畅也会影响胃肠的功能,导致身体的水分无法顺利地通过脾、肾、肝的调节而代谢,而湿气在体内积聚会引起腹泻。

在月经前或期间经常食用冰、西瓜和其他冷食品,会使子宫容易受到寒冷的凝结,对胃肠功能造成伤害,导致腹泻和痛经的发生。

此外,中医认为肝木克脾土时,会给身体带来很大压力,思维较多,情绪抑郁,自律神经失调,肝经功能不畅,同时也会影响脾经的正常运作,从而引发生理上的腹泻症状。

根据中医的观点,如果想要改善身体的日常腹泻问题,可以采取调整健脾利湿的药材口服治疗方法,长期食用四神汤、四君子汤等中药食疗方也有帮助。另外,穴位按摩也是一种保健方式,可以达到调理身体的效果。

为了缓解经期腹泻,可以按摩一些穴位来调理胃和脾脏。以下是4个有效的穴位:

足三里穴

走动时按摩胃经可以同时改善胃肠不适症状,如腹泻和便秘。按摩点位于膝盖下方外侧凹陷部位,向下3英寸。

三阴交穴

该穴位是脾、肝、肾三条经络的交汇处,位于小腿内踝尖的3寸位置,胫骨内侧缘的后方。刺激这个穴位可以促进气血循环,缓解经痛和腹泻症状。

公孙穴

脾经走向,在脚内侧缘第一跖骨基底部之前的下方,具有安胎和缓解腹痛腹泻的功效。

太白穴

这一穴位属于健脾要点,位于脚内侧边缘,靠近第一脚趾关节后下方的凹陷处。按压这个穴位可有效缓解胃痛、腹部胀气和腹泻等症状。

处理生理期引起的腹泻的方法

不熬夜

专家指出,保持良好的睡眠和饮食习惯可以预防经期腹泻。因此,经期女性应该注意早睡,并确保睡眠质量。

拒绝冷饮

大家都知道女性在经期时不应该感冒,应该避免冷饮并控制吃冰冷的食物。专家表示,冷饮会刺激肠胃。此外,经期期间女性腹部容易感冒,如果再喝冷饮,就是雪上加霜了。因此,喜欢在夏天吃冰淇淋和喝冷饮的女性要注意控制自己。

增加食用膳食纤维含量

专家表示,食物中的纤维可以使大便软化并促进肠道蠕动,从而有效预防肠癌、糖尿病、肥胖和便秘等疾病的发生。食物中的纤维主要存在于蔬果类、豆类、全谷类和菌类等食物中。多摄入含有丰富纤维的食物有助于防止经期时容易出现腹泻、便秘等问题,可以有效缓解经期不适的症状。

选择当季的蔬果来食用

水果富含丰富的营养物质,可供给身体各种所需。需要注意的是,最好选择当季水果进食,避免或尽量减少食用非当季的水果。这是因为非季节水果的营养价值会相应下降,并且它们可能是人工催熟的。例如,冬天应避免食用西瓜等水果。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商品广告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推荐商品广告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上传,如有版权等问题请发邮件到kefu-09#foxmail.com说明(把#替换为@),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温馨提示:本内容仅作参考,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