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计算月经周期?
通常计算月经周期是以月经出血的第一天为开始,下次月经出血的第一天作为结束,计算两次月经之间的间隔天数。这个间隔天数被称为月经周期,一般在21-35天之间,平均约为28天。例如,如果这个月的月经从5号开始,下个月的5号出现月经,则该月经周期为30天。21天以下的月经周期被称为月经过于频繁,35天以上的月经周期被称为月经过于稀疏。如果月经周期发生变化,需要进行检查,这可能是因为某些疾病引起的。
每个月月经提前的原因是什么?
如果月经提前一个月,月经周期缩短,最常见的原因如下:1、黄体功能不足、内分泌紊乱,导致黄体提前衰退,表现为月经周期缩短。此情况还可能导致不孕症,需积极治疗。2、子宫内肌瘤引起。由于子宫内粘膜下肌瘤生长在子宫腔内,使子宫内膜区域相对增大,突出的肌瘤还可能影响子宫收缩。这会导致月经周期缩短、月经延长,并伴有月经量增加。因此,建议在月经第二天或第三天进行六项性激素检查。此外,还应进行B超检查,抽血检查血常规和凝血时间,排除血小板减少或凝血功能障碍引起的月经提前问题。
月经周期也被称为卵巢周期,可分为排卵前的滤泡期和排卵后的黄体期。整个月经周期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滤泡期、排卵期、黄体期和月经期。以28-30天计算更为准确。
排卵前的5-14天,即月经周期的滤泡期内,体内的雌激素水平因为受到滤泡刺激素的刺激而明显升高,滤泡也逐渐成熟并引起子宫内膜增厚。此期间从第5天一直延续到排卵日。
卵子成熟并排出的过程称为排卵期。女性一般在下次月经前14-16天排卵,排卵日及其前5天和后4天为排卵期,其它时间为安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