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常见的问题之一就是骨质疏松症,那么怎样进行适宜的锻炼来改善骨质疏松症呢?接下来小编将为您介绍针对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锻炼方法。
老年人如何锻炼以预防骨质疏松症?
1.进行跳跃、跑步等冲击运动会导致脊柱和下肢末端承受压力增加,从而增加骨骼骨折的风险。
2.做哑铃卧推和划船运动时的身体动作是前后弯腰的。

对于骨质疏松症患者,锻炼尤为重要
随着年龄增长,人们的骨密度会降低,这容易引发骨质疏松症。适量的锻炼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症。对于已经患有骨质疏松症的人来说,关键是在充分考虑健康状况和疾病后找到一种安全舒适的锻炼方式。所以,骨质疏松症患者在开始锻炼之前应当咨询医生或物理治疗师。
适用于患有骨质疏松症的人士的运动方式包括:进行力量训练、进行负重有氧运动、进行柔韧性训练。
1.力量训练可以采用器械训练或水中训练的方式进行,能够提高上臂和脊柱的力量,延缓骨质疏松症的发展进程。
2.进行柔韧性训练有助于提高关节活动度,促进身体平衡,预防肌肉受伤,并保持良好的身体形态。在进行伸展运动时,应确保肌肉已经得到充分活动,在缓慢、温和的情况下进行,避免过度弯曲和压缩骨折的发生。
3.负重有氧运动包括散步、跳舞、上楼梯和园艺劳动。这种运动可以加强下肢和脊柱下部的骨骼,减少骨骼中矿物质的流失。而像游泳等水中有氧运动对骨骼中矿物质的流失影响较小,但对健康仍有益处。但负重有氧运动更适合于严重骨质疏松症和骨折恢复期的患者。
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中医方法:

中医认为骨质疏松症属于"骨痿、骨枯、骨痹"的范畴,其发病机制与肾虚和脾虚相关。因此,中医采取补肾壮骨和益气健脾的治疗方法。
老年人如何进行锻炼以预防骨质疏松症?
补肾壮骨法
根据中医理论的"肾主骨"概念,骨质疏松症的关键在于肾虚。因此治疗应该以补肾壮骨为主要方向。只有肾精充足,筋骨才能保持坚硬有力。
根据临床表现,杨氏等11名退化期骨质疏松症患者被分为肾阴虚型和肾阳虚型。他们分别服用左回丸和右回丸进行治疗,持续了2个月。结果显示,背痛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的患者达到了9例,骨密度明显增加的患者有6例。
王先生使用补肾益骨膏(成分包括熟地、淫羊藿、紫河车、泽泻、龙骨等)来治疗更年期妇女的骨质疏松症。服用药物3个月后,患者的抓挠和尺骨的矿物质含量增加了,相比于治疗前的情况。
通过梁氏等58例治疗,使用了断裂、桑寄生、山茱萸肉、骨碎补、熟地等药物。肾虚症状有显著改善,平均骨密度略有恢复,其中尺桡骨的矿物质含量明显增加,与对照组相比有所减少。以上临床案例表明,通过肾的调理来治疗骨质疏松症不仅可以显著改善肾虚症状,还能改善骨矿物质含量、骨密度等指标的检测结果,证实了补肾中药在治疗骨质疏松症方面效果卓越。
增强气血,促进脾脏功能,改善肝脏调节。
脾气虚弱会导致肾精不足,无法充分滋养骨骼,导致骨骼脆弱无力,进而引发骨质疏松症。因此,治疗时需加强气血循环,同时调理脾脏和肝脏功能。
金井成行在日本使用调味脾汤来治疗骨质疏松症,这表明骨盐的量明显增加,可以改善贫血和更年期症状。张研究发现,丹参能够促使骨折过程中胶原纤维的形成,并且丰富钙盐沉积,这证明丹参可以从邻近的骨折组织中调动钙,以满足新骨形成所需要的钙,表明丹参可以直接调节钙代谢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