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溃疡性结肠炎可以被归类为痢疾、腹泻、肠风、腹泻等疾病。在治疗方面,中医主张通过辨证施治,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方法。

肠道湿热证
这种疾病的主要表现包括腹痛和腹泻、大便里有化脓物、频率较多、口干口苦、发热、舌头呈红色、舌苔呈黄色、脉搏滑动并较快。
治疗方法: 清肠化湿。处方: 芍药汤。常用药物: 黄连、黄芩、白芍、木香、甘草。根据具体病症调整: 如果大便带血,加入地榆、仙鹤草、槐花;如果热盛入络,出血无止,加入水牛角片、赤芍、丹皮、生地、黑山栀;湿浊程度加重,舌苔腻,加入石菖蒲、生苡仁、败酱草。
虚弱证
该病的主要症状包括腹部隐痛、大便水样稀薄、食欲不振、摄入过多油腻食物后出现腹痛和腹泻、神疲力尽。此外,舌质呈大,有齿痕,苔薄白,脉搏弱。
治疗方法:保健脾胃,排除湿气。方剂:使用参苓白术丸。常用药物:党参、白术、茯苓、山药、扁豆、薏仁、砂仁、陈皮、甘草。在具体治疗中可以根据病情进行增减药物:当食欲不振,大便中带有未消化食物时,可以加入神曲和焦山楂来治疗肝脾虚弱、腹部疼痛和由疼痛引起的腹泻(加入白术、白芍、防风、陈皮);如果是脾肾虚弱,大便偏稀,五更黎明时引起腹泻、感觉寒冷,可以加入木瓜及理中丸(党参、干姜、白术、甘草),或者四神丸(肉豆蔻、吴朱……)进行治疗。
肝肾阴虚证
该疾病的主要表现是大便干燥并且质量不佳,可能会出现粘液混合在大便中,还可能伴有脓血排便。患者的体力较弱,口干或有轻微发热症状,舌头的颜色红润,并且表面上有一层光滑苔,没有裂纹,脉搏则细而数。
治疗方法:调养肾脏,滋养肝脏。方剂:使用六味地黄丸。常用药物包括:干地黄、山楂、山药、茯苓、丹皮、枸杞子、白芍。根据不同的症状进行调整:对于阴虚导致的络腮涩滞、腹痛或者腹部有包块的情况,可以加入当归、桃仁、赤芍、莪术;对于阴虚血热、排便中带有鲜血的情况,可以加入二至丸(女贞子、旱莲草)、侧柏叶、地榆、仙鹤草;对于便秘情况,可以加入决明子、何首乌、当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