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防败毒散
——适合任何年龄的人治疗风寒感冒
风寒感冒的常见症状包括以下几点:对冷气敏感,出现头痛和身体不适,鼻子被堵塞住,频繁打喷嚏,长时间流清澈的鼻涕,感到喉咙发痒,有咳嗽的情况,咳出的痰颜色呈白色稀薄。
赵琰教授介绍说,荆防败毒散最早出自明代张时彻的《摄生众妙方》卷八,它是在人参败毒散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去掉了人参、生姜和薄荷,加进了荆芥和防风,所以功效上能够辛温解表,宣肺散寒。荆防败毒散的药性温和,所以适应范围广泛,适合老人和小孩使用,这是这个方子的一个很大的优点。

荆防败毒散对感受风、寒、湿邪引起的疾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例如,在过于冷凉环境下,或者使用空调后感到受凉,喉咙疼痛、头痛等症状时,喝上荆防败毒散并休息一会儿,很快就能恢复。在治疗新冠肺炎患者时,荆防败毒散的退热效果也非常出色。
此外,防风、羌活、独活和川穹等药物具有很好的止痛效果,所以服用荆防败毒散内服也有助于缓解牙痛。如果觉得煎煮麻烦,可以选择相应的中成药,如荆防颗粒,只需用热水冲服。还需要多说一句的是,荆防败毒散在外科领域很有名,常用于治疗疮痈肿痛、皮肤瘙痒、湿疹等疾病,当然,也要对症下药。
银翘散是一种经典的中药方剂,是治疗感冒发热的良药。桑菊饮则是一种常用的中药饮品,对于缓解喉咙疼痛和咳嗽有很好的效果。
——风热感冒非常适合 风热感冒非常适合进行治疗 治疗风热感冒非常适宜 对于风热感冒来说,进行治疗非常适合 治疗风热感冒是非常合适的选择
风热感冒的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咽干口渴、咽痛咳嗽、痰黏或呈黄色、鼻塞、流黄涕,同时舌尖会呈现红色。
北京中医医院呼吸科的王玉光主任医师指出,感冒是一种常见疾病,但治疗时需要小心避免治疗反效果和不正确的治疗方法。对于风热感冒来说,不适宜通过发汗来治疗,否则可能会加重咽痛、头痛、口干、痰黄等症状。针对风热感冒的治疗,药物的关键是要具有辛凉、解表、清热、解毒的特性。经典的方剂是银翘散,这个方剂出自清代吴鞠通的《温病条辨》,它由金银花、连翘、薄荷、荆芥、淡豆豉、桔梗、牛蒡子、甘草、淡竹叶、芦根等药物组成,特别适用于咽喉肿痛症状明显的患者。
此外,桑菊饮也适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同样的功效来源于《温病条辨》,由桑叶、菊花、杏仁、连翘、薄荷、桔梗、甘草、芦根组成,具有疏风清热、宣肺止咳的作用,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咳嗽、头痛、黄涕等症状。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选择桑菊饮中的两种主要药材通过泡茶的方式来预防风热感冒,即霜桑叶3克、菊花3克,用200毫升开水冲泡。如果对桑叶泡茶的味道不适应,也可以用金银花来代替。
玉屏风散
——避免气虚引起的感冒
气虚感冒的常见症状包括恶寒发热、鼻塞或流涕、乏力、自汗、咳嗽无力、痰白、平时神疲体弱,或容易感冒。

钱会南教授表示,气虚的人常常感到疲倦乏力,说话少气懒洋洋,容易反复感冒,或者经常患过敏性鼻炎。这种情况通常是因为气虚无法有效保护身体的表面导致的。我们可以通过使用生黄芪、生白术和防风这三种药物来增强抗病能力,这些药物也是玉屏分散中的成分。
黄芪具有补气固表止汗的作用,白术可以滋补脾胃增加体力,与防风一起使用可以祛除风邪,补充气血而不会留下邪气,消除邪气而不会伤害正气,还可以改善气虚造成的多汗症状。将黄芪、白术和防风按照2:2:1的比例使用,用沸水冲泡10-15分钟后可以喝取。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出现喉咙干燥、喉咙痛、下午或晚上出现手脚心灼热感、入睡后出汗较多等症状的阴虚内热的人群,不宜使用玉屏风散。此外,这个方子在预防感冒方面效果相对较好,但在治疗感冒方面效果不佳,如果已经感冒,想要通过此方子治疗感冒的效果将不会太好。
麻黄附子细辛汤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汤剂。
——治疗阳虚性感冒
阳虚感冒的常见症状包括:恶寒较重,发热较轻,头身疼痛,没有出汗,感到乏力和困倦,说话声音低微,四肢不温暖。
麻黄附子细辛汤是由麻黄、附子和细辛三种药物组成的。它是张仲景在汉代所著的《伤寒论》中提及的,主要用于辅助阳气解表。霍则军是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中医科的主任医师,他对此进行了介绍。
阳虚的人常常害怕寒冷,容易感到疲倦,喜欢躺着休息,并且容易反复感冒。然而,由于体内阳气不足,无法自发地通过汗液排除体内的寒邪。这时候,就需要使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来激发阳气,促使寒邪排出体外。麻黄在外部帮助排汗解表,附子在内部温通经络,细辛则解除太阳表证,散去体内的阴寒。这三种药物的联合使用,既能驱散体表的寒气,也能修复体内的阳气。
如果其他疾病中存在“内阳虚、外风寒”的情况,也可以考虑使用这个方子来治疗。比如,对于过敏性鼻炎、寒性哮喘以及由外感风寒所致的关节疼痛等病症,只要符合上述证型的情况,都可以考虑采用这个方子进行治疗。
葳蕤汤
——最适合治疗阴虚咳嗽的方案
阴虚咳嗽的常见表现包括:头痛、身体发热,轻微的寒风引发不适,没有出汗或者汗出不畅,或者出现盗汗的情况,咽喉干燥口渴,咳嗽干燥少痰。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临床研究中心的主任医师吴圣贤告诉我们,阴虚的人在感冒咳嗽时通常会咳出很少的痰,而嗓子和口腔则会感觉干燥。他们可能还会有大便干燥的情况,自觉心烦躁,手脚发热。晚上如果把手脚放在被子外面会感觉比较舒服,而且容易出汗。他们的舌头会呈现红色,舌苔较少甚至没有。如果阴虚反复感冒导致肺阴耗损,可能会引发阴虚咳嗽,一旦受到轻微刺激就会咳嗽,并且时间很长才能缓解。
当感受到阴虚感冒,特别是阴虚咳嗽时,可以采用加减葳蕤汤这个方子。这个方子出自《重订通俗伤寒论》,主要由葳蕤(玉竹)、白薇、葱白、薄荷、淡豆豉、桔梗、炙甘草、大枣组成。它具有滋阴解表的功效。葳蕤滋阴、清热,是加减葳蕤汤的主要药物。它在清热的同时不伤阴,适合于阴虚同时有热的人。薄荷能够散热、疏风,清理咽喉。不仅可以退热,还能缓解咽喉疼痛,是方子中的另一个主要药物。葱白、淡豆豉能够解表,驱散外感邪气,协助薄荷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