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每4位癌症死亡患者中,有1位是胃癌患者,胃癌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最高。专家分析认为,不合理的饮食习惯是主要原因。专家还指出,作为最高发病率的癌症之一,男性的发病率是女性的1.5到2.5倍。此外,随着年龄的增长,胃癌的发病率也显著上升,一般在50岁到80岁之间达到高峰。

胃癌的发病相对来说较为隐藏,大约有一半的早期胃癌患者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只有一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轻度消化不良等症状,例如上腹部的隐隐作痛、轻微的疼痛、恶心和嘎嘎声等。因此,胃镜检查是用来最终确诊该疾病的最佳筛查方法。
寻觅早期胃癌恶变痕迹
胃癌在早期阶段的症状不太明显,很难发现,但仍然存在一些线索。胃癌初期的症状包括
早期胃癌常出现上腹部不适的症状,如轻度胃痛、腹胀感和隐隐作痛的感觉。最初的诊断可能是胃炎和溃疡病,治疗后症状可能会暂时缓解。如果病变发生在胃窦部,可能会导致十二指肠功能的改变,引发节律性疼痛,类似溃疡病的症状。由此易误诊为十二指肠溃疡,导致治疗延误。然而,这些症状会在一段时间后复发。
常见的胃癌初期症状包括食欲不振、食欲减退、厌食、纳差、恶心呕吐、食后胃膨胀、嘎嘎声和酸痛等消化不良症状。这些症状并不具有特异性,食欲减退可能是胃癌的早期信号,如果没有伴随胃痛的症状,并且与胃痛同时发生,应该格外重视,以排除肝炎等可能性。有些患者在进食后会感到腹胀和嘎嘎声,导致日常饮食受限,体重下降,出现消瘦和无力的情况。胃癌的早期症状还可能包括食后膨胀感和轻度恶心。
胃癌在早期和进展期时,常会导致消化道出血,表现为黑色大便。
经常表现出不明原因的瘦/消瘦、无力、精神不振也是胃癌特异性信号不足的常见现象,并且这种情况可能会逐渐加重。
此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病理学研究表明,大多数胃癌发生在患有慢性胃炎(尤其是萎缩性胃炎)、幽门螺杆菌(HP)感染、残胃炎、胃息肉、胃溃疡等疾病的基础上。一些胃癌患者长期以来一直患有慢性胃病,并常出现上腹不适、消化不良等症状。
中医对于胃癌的治疗效果非常出色
中医对于胃癌已经有2000多年的认识历史,在临床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见解。从病机分析的角度来看,胃癌病变主要集中在胃部,但与肝脾密切相关。治疗胃癌时,要重视调理脾胃功能。胃癌的发病因素与饮食、情绪、病毒感染和家庭遗传等有关,多见于40-60岁,男性患者比女性多三倍。一方面,人体的正气较弱,特别是脾胃功能虚弱;另一方面,长期不节制饮食,情绪不稳定,容易形成痰火胶结、气滞和血瘀。
中医治疗胃癌的重点在于辨证治疗。辨证是否正确直接决定了胃癌治疗效果的好坏。中医治疗胃癌时,临床上最常见的辨证类型包括痰气凝滞型、瘀毒内阻型和脾胃虚寒型。因此,识别胃癌的同时也要识别脾胃疾病的范围。在诊断时,要注意观察腹胀、疼痛、饮食和大便等情况,辨别气、血、寒、热、虚、实的表现。此外,舌苔的辨别也非常重要。如果舌头呈青紫色,这是阳虚瘀阻的表现,舌头中间的舌苔也会脱落。这种情况多为气阴不足导致的舌根舌苔脱落,这是胃阴损伤的表现。
胃癌是一种在胃部形成肿块的疾病,中医治疗胃癌主要注重消除忧郁的影响,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治疗方法。其中,扶正的作用旨在调整患者的机体功能,提高免疫力,同时也包括通过柔软散结、利湿化痰、清热解毒以及活血化瘀等手段来进一步除去病邪。
胃的生理病理特征是以通为补、以降为和。符合胃癌治疗规律的方法是积极柔软地清除肿块。然而,需要注意扶正的前提、确认的准确性、攻击的时机和药物的剂量。中医治疗胃癌以疏解肝气为重点,常用解除郁闷的药物和疏通肝脉的药物,如陈皮、枳壳、木香、佛手、郁金等。其次,治疗需要攻击积累,以痰的化解为原则。可以选用海藻、昆布、茯苓、半夏等化解痰液,选择三棱、莪术、乳香、无药等化解壅积的瘀血。第三,需要注意补充正气,强身健体,补充脾气、胃气、肾气,尤其是胃气。常用黄芪、白术、北沙参、西洋参来补充气血,不适宜使用红参。
中医研究显示,对于胃癌的治疗来说,中医的效果确实十分显著。尤其是在治疗晚期胃癌方面,不仅能够减轻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并且在与化疗结合使用时,能够增加治疗效果,减少毒副作用,展现出独特的优势。
胃癌手术后,我们可以采用中医的方法来进行治疗,以下是一些建议:
1. 调理脾胃:术后身体虚弱,可以通过中药来调理脾胃,加强消化功能。常用的中药有党参、黄芪、白术等。同时,可以适当调整饮食,多摄入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过于刺激性的食物。
2. 寻找治疗肿瘤的中药:选择与胃肿瘤相关的中药进行治疗。中药可以通过调理气血、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力等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可以咨询中医医生,了解适合自己情况的中药方剂。
3. 综合治疗:结合中西医的综合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例如,在接受化疗或放疗的同时,搭配中药来缓解疾病的副作用和恢复身体的能力。
4. 注意调节心理状态:手术后可能会有一定的生理和心理的不适感,因此需要注意调节心理状态。可以通过中医的方法来调整情绪、减轻焦虑和压力。可以尝试一些中医药物如百合、佛手等,具有安神、调节情绪的效果。
总之,胃癌手术后的中医治疗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制定治疗方案,可以结合中西医的治疗方法来提高治疗效果和提升生活质量。在接受中医治疗时,应咨询专业的中医医生,根据医生的建议来进行治疗。
胃癌初期主要采用手术治疗,效果很好。但是胃癌初期没有明显的症状,临床特征不明显,很多患者在检查时已经晚期,远超过可以根治的范围。化疗的副作用往往让患者难以忍受,导致生存质量逐渐下降。因此,手术切除后与中医药合作治疗成为重要的选择。
中医药治疗的优点在于能够对整体进行调整,注重强身健体。中药还能提高身体的免疫功能,例如促进白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的增加,增强吞噬功能,促进淋巴细胞的转化,增加抗体的产生等,从而调动身体的抗癌因子。另外,它还可以促进造血系统的运作并保护骨髓。因此,对于胃癌手术切除后的患者来说,中药不仅能促进身体的恢复,还能改善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继续发挥抗癌的作用,有助于降低病死率并提高生存率。
由于胃癌的发展,原本是虚实交替的恶性斗争过程。当癌症尚未切除时,治疗主要着重于实证,即攻击癌症本身。然而,即使切除癌症并不意味着将祸根完全铲除,但体内的致命伤口已经消失,恶性斗争过程也发生了变化,因此治疗重点应该转向增强机体的免疫代偿能力的扶正药。此外,还需要加强胃和脾的运化功能以及饮食的烹饪处理。特别需要重视的是,在后期和恢复期的治疗不可忽视。
个别患者在手术后可能会出现幽门功能丧失,这可能引起胃酸反流或倾倒综合征。前者的临床表现是黄色或黄绿色的呕吐,服用温胆汤可以改善。而后者的临床症状包括饮食后腹胀、恶心、嗝嗝声、腹泻,还伴随着白汗、心悸和眩晕,可以通过适当的中药来改善。此外,还要调整饮食,减少进食量,并且慢慢咀嚼食物。
根据医学临床的研究发现,每个人的肿瘤都具有独特的特征,并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些患者的肿瘤发展速度较快,而同一个人的肿瘤在某段时间内也可能发展缓慢。当肿瘤发展缓慢时,单独使用中医中药也可能有一定的疗效。然而,当肿瘤发展迅速或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时,中药很难起到控制的作用。这时,进行化学疗法是必要的,因为放射线疗法可以抑制肿瘤的发展。同时,中药可以起到巩固治疗的作用。进行第二次化学疗法可以再次抑制肿瘤的发展,并进一步巩固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