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黄璐琦副局长介绍说,经过三年的疫情防控工作,我们已经成功建立了融合中西医、同时使用中西药的独特中国方案,中医药在其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对患者进行分层干预。目前,流感、感冒和新冠状病毒并存,患者可以选择使用中药治疗对症状进行缓解,以便在家中进行治疗,减少对医疗机构和医疗资源的压力和需求。
第二,中医药可以在治疗过程中发挥独特的优势。对于轻型和普通型的患者来说,采用中医药治疗可以缩短病毒清除时间,减少住院时间,并缓解临床症状。对于有可能恶化的患者,早期进行中医药干预治疗可以降低恶化的风险。对于重型和危重型的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有效地抑制或减缓疾病向危重状态发展,促进重症逐渐转为轻症,从而降低病亡率。
第三,是在康复阶段的作用。当核酸检测结果转为阴性后,很多人仍然会出现咳嗽、乏力、出汗等症状,这时候中医药可以根据具体症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并起到整体调节的作用。
中医药在疫情防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中医药的预防原则可以简洁地概括为两句话:一是扶正气,二是避邪气。中医药在诸如非典、甲型流感等疫情中一直发挥着显著的作用。
我们提出了一套防疫措施,其中包括防疫包和干预系统。防疫包里含有内服的预防颗粒剂,我们已经通过动物实验验证了其对肺部感染的显著疗效。同时,我们也在人体上进行了中药内服、外用香囊和口鼻喷剂的试验。中药被制成香囊,这些香囊不是挂在身上的,而是贴在身上的。我身上所贴的香囊就是其中一种。我们可以为人群密集的环境提供一整套防护措施,包括内服药物、佩戴香囊和使用口鼻喷剂。而我们的干预系统主要是院士团队与政府之间的合作与落实,针对高危人群以及多种中医药预防的干预进行研究。同时,我们也会进行科研设计和临床数据反馈评估,以更好地说明问题。
中医药的作用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说明。首先,它能够扶正气、调节机体内环境,并提升免疫力。其次,通过外用药物作用于黏膜,降低接触病毒的风险。第三,中药中的挥发性物质能够通过芳香避秽,改变病毒附着的生存环境。我们在研究中发现,我们的预防药物能够明显抑制病毒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使用挥发性物质佩戴的香囊能够刺激血清IgA、IgG的水平,提高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