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炎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炎症,其中慢性骨盆炎在日常生活中时有发生。针对这种情况,治疗方式有很多种,其中中医治疗是常用的一种方法。

慢性盆腔炎的中医治疗方法
1、银翘红酱解毒汤
材料包括:红藤30克、败酱草30克、金银花30克、翘曲30克、生薏仁12克、烤乳香6克、无药6克、皂角刺15克、赤芍药12克、制香附子12克、蒲公英30克、延胡索15克、生大黄(下)3克。
用法:每日服用2剂,煎制4次,每隔3小时服用一次。
效果:清热解毒,缓解疼痛。
专家指出,多种草药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例如,方中红藤、金银花和蒲公英等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而无药气和败酱草则能够活血化瘀、缓解疼痛。薏苡仁有助于健脾利湿,并能消除脓液和疼痛;桃仁则能活血、消肿止痛。同时,香附子能够清理淤血,减轻疼痛;赤芍药则有消热凉血、活血化瘀及镇痛的作用。药理研究证实,这些草药在抑菌和缓解疼痛方面具有显著效果,能够全面发挥清热解毒和化瘀止痛的功能。
2、清热通腑汤
材料包括:黄柏、忍冬藤和虎杖各20克;蒲公英、赤芍药和车前子各15克;薏仁30克;大黄(后)9克;枳实、延胡索和川楠子各12克。
用法:每日服用1剂,沸水煎煮2次,早晚分开服用。
功效:清除湿热,理顺气机,通畅腑道。
中医认为“闭则邪留”,当下焦出现堵塞时,大便就会不通,邪气没有出路。因此,治疗这种疾病的原则是通便泻邪,清利湿热。在方剂中,大黄和枳实等药物能够通腑排泄,而黄柏、蒲公英、忍冬藤、薏苡仁、车前草和山栀子等药物则具备清热解毒、利湿的作用。可以用125%的毛冬青液进行保留灌肠,外用四黄散水蜜敷在腹部,适用于出现发热、腰痛和大量分泌物等早期急性盆腔炎症状的患者。
慢性盆腔炎的按摩疗法
摩腹
自然站立,放松全身,进行自然的呼吸。然后,双手放在下腹部两侧,轻轻向耻骨部位摩擦,每次摩擦算作一个节拍,共进行四个八拍。
轻轻地按摩肚脐
自然站立、平坐或仰卧,放松全身,保持自然呼吸。将双手掌心叠放在肚脐部位,按顺时针方向轻柔地揉搓肚脐,重复进行,总共揉搓两次,每次八次。
轻拍小腹
自然站立,保持自然呼吸,放松全身。接着,双手交替拍打下腹部(力度要适中,舒适为主),每拍一次算一个节拍,共进行四组八拍。
横向转胯
自然站立,保持自然呼吸,全身放松。接着,双手放在胯部两侧,让胯部顺时针进行横向圆周旋转,完成一圈算作一拍,总共做两个八拍。然后将胯部改为逆时针方向,进行由右-前-左-后-右的横向圆周旋转,同样做两个八拍。
侧向扭胯
自然站立,保持呼吸自然,全身放松。接着,双手放在胯部两侧,胯部向左、右、再向左轻轻摆动。
向右扭动,每次扭动算作一拍,完成四个八拍的动作。
腹式呼吸
可以自然地站立、坐着或躺下,保持呼吸顺畅,全身放松,进行腹式呼吸:吸气时,腹部稍微向内收紧,前后阴部也稍微内缩;呼气时,腹部轻轻向外鼓起,前后阴部则稍微向外放松。每次完整的呼吸算作一个节拍,连续进行四个八拍。
慢性盆腔炎的饮食调理方法
1、冬瓜粥的做法:取槐花10克、薏苡仁30克和冬瓜仁20克,再准备适量的粳米。首先将槐花和冬瓜仁用水煎煮成浓汤,然后过滤掉渣滓,随后加入薏苡仁和粳米一起煮成粥。该粥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适合作为急性盆腔炎的辅助治疗。
2、油菜肉桂粉的配方为:油菜籽和肉桂各60克。将其研磨成细粉备用。使用时,每次取2克药粉,用温开水冲服,每天服用两次。此药品适合作为慢性盆腔炎的辅助治疗。
3、莲子排骨汤的制作方法:准备200克猪排骨、40克莲子(去芯)、30克芡实(去杂质)、20克枸杞和25克怀山药。将猪排骨切成小块,用开水焯烫,去除浮沫后,将猪排骨、莲子、芡实、怀山药和枸杞放入砂锅中。再加入适量的水、料酒、盐、胡椒、生 ginger 片和葱段,调至中火炖煮1小时。最后加少许味精调整味道即可。此汤有助于补肾益精、清心固带,适合肝肾不足及湿热下注的盆腔炎患者促进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