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养生网
一起养生网
艾灸调节胃寒
更新时间:2023-12-28 21:55:54  浏览: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快,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不注意饮食,导致胃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其中包括胃寒。当出现胃寒症状时,可以尝试灸法治疗。

胃寒的主要症状和引起胃寒的原因

胃寒是指胃受寒邪入侵或饮食过冷,导致胃中阳气减损,阴寒增盛的病理变化。

虚寒

脾胃虚寒证是一种由脾胃阳气不足、消化功能减退所引起的疾病。通常人们所说的胃寒多属于这种类型,主要表现为腹部感到冷痛持续不断,喜欢温暖和压力,会呕吐清水,口中淡淡而不渴,对食物的味道不感兴趣,进食后腹部会感到胀满,四肢发冷,大便稀少,进食冷食会加重症状。

实寒

寒邪入胃引发的疾病叫做实寒证,该病通常由于寒冷气候或过度饮食引起。其临床症状包括上腹部感觉冷、疼痛及膨胀,疼痛剧烈,并且会随寒冷加重、温暖缓解。实寒证的特点是发病急,病程短,病情重。治疗方面,主要以散寒止痛为主,可采用厚朴中汤进行治疗。

脾胃气虚

脾胃气虚证是由脾胃功能减弱引起的疾病。其临床表现包括腹部上方隐痛、饮食不香、饮食后腹胀、恶心、打嗝、大便稀疏、无力等症状。相比脾胃虚寒证,这种病情较轻,治疗以健脾益气为主,可以使用四君子汤来治疗。

胃寒患者常常因为摄入生冷食物和水而导致粘膜受刺激。经常不按时进食、冷热交替进食和长时间空腹会使胃变得寒冷。生活节奏快、精神紧张和饮食不规律也是导致胃寒症状加剧的重要原因。胃寒患者经常因为怕天气寒冷而出现胃痛、腹痛和腹泻等不适症状。

提及因寒冷而引起的疾病,任何一种寒冷都适合采用灸疗。灸疗不仅能够驱除表面上的寒冷,还具有其他热疗方法所不具备的渗透功能。

灸治胃寒:

针对的重点是大脑、中脑、小脑、神经系统、关元穴、足三里穴、肝俞穴、胆俞穴、脾俞穴、胃俞穴。

腹部:可使用4至6罐灸罐或4至6个眼灸盒,在上腹部进行全面覆盖并移动灸治疗。肢体可以使用单个眼灸盒或灸罐进行灸治疗。

背俞穴的方法是通过使用4~6个灸罐或灸盒,全面覆盖并移动烧灸。轻度患者每天可以进行一次,每次40分钟。对于重度患者,每天可以进行1~2次,每次大约1小时。具体的灸疗时间不要固定,要根据个人实际情况来确定。

如果你想要从艾灸中获得更好的效果,就需要坚持使用。此外,为了让身体尽快恢复,你还应该避免摄入一些特定食物。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商品广告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推荐商品广告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上传,如有版权等问题请发邮件到kefu-09#foxmail.com说明(把#替换为@),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温馨提示:本内容仅作参考,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