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量变少的主因可分为血虚、肾虚、血瘀、气滞和痰阻。艾灸具有温阳补气、消寒止痛、补虚固脱、温经通络、消瘀散结以及补中补气的作用。因此,通过进行熏灸可以缓解月经量变少的情况。
实际上,艾灸与中医诊治一样,需要识别穴位。
月经量减少时,可以采用分型治疗的方法进行艾灸。主要的分类包括血虚、肾虚、血寒和气郁。

1、血虚型治疗方案:对于血虚型,可以选择艾灸治疗。治疗时应选取羊肉穴、关元穴、子宫穴、内关穴、涌泉穴这5个穴位。对于小腹部,可以采用姜艾灸或者温和的艾灸治疗方法。而对于涌泉穴,可以每天进行中国神穴艾灸,每次20分钟。
2.肾虚型:治疗应从补养肾气和补充血液开始,艾灸可选择八穴、回来穴和三阴交穴进行。使用便携式艾灸器对小腹进行治疗,每个穴位每天进行一次艾灸,每次持续20分钟。
3.血寒型:用于调理经络寒冷和调经。用艾灸刺激的穴位有关元、八毛、三阴交、足三里。每个穴位进行姜灸,每次20分钟,每天进行2次。

4.气郁型:采用灸治疗,主要灸点为关元、命门、肩井、太冲。对于肩井和太冲穴位,可以使用温和的清艾条进行灸治疗;对于关元和命门穴位,可以使用温和的清艾条或便携式灸器进行灸治疗。以上穴位每天进行一次灸治疗,每次灸治疗的时间为15分钟。在灸治疗时,最好能打嗝或排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