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养生网
一起养生网
性教育不只是生理卫生课 纠正性教的三个误区
更新时间:2024-02-13 07:13:02  浏览:

对于那些对正确观念熟悉的人来说,在性教育中经常会提到艾滋病、性病、包养、堕胎、悲剧等词汇。媒体报道也经常把大学生失贞、酒店、A片、人流等元素吹得很大。未成年人和成年大学生的性话题已经成为堕落和退步的代名词,并在人们心中多次被放大,以警告后代。

性教育是一门涉及更广泛话题的课程,不仅仅是关于生理卫生的内容。

性教育已经失去了实际意义,变成了一种教训口吻

2008年,大学校园开始普及婚前贞教课程,这引发了广泛的讨论。2010年,云南地区也开始推行以贞教为中心的教育项目"今生无悔"。然而,这些宣扬贞操的言论只是反复强调一种恐惧的论调,忽略了性爱带来的生理愉悦和心理满足。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宣传贞操的声音只对女性提出要求,而对男性却没有任何限制,这实际上是对女性进行处女膜崇拜,将她们看作是男性贞操的守护者。

在过去,能够保持婚前贞操相对容易,这是因为古时候人们四、五岁就会结婚。然而现在,很多人在二十到三十岁之间才结婚,婚龄的推迟使得保持婚前贞洁变得困难,婚前性行为的增加成为一种趋势。根据一个美国国会委托的研究调查报告显示,参加过贞操教育课程的学生与没有接受教育的学生相比,在性行为和性观念方面没有表现出更多的节制。

在实际操作中,性教育常常被忽视,被视为只属于生理卫生课程的一部分。

在生理学层面上,国内许多学校将性教育只视为其他课程的一部分,比如生理学和大学生心理健康等课程的章节,导致内容被分散、不完整。对于大多数地区来说,高中的生理卫生课也只是为了完成全日制小学和初中的课程计划,每周安排0.5小时的课程时间。很多学校只是为了迎合上级检查而在课程表上列出这门课程,所以官方统计的开课率很高。不少学校的健康教育课已经变得名存实亡,实际上开课率非常低。对于那些只是勉强完成生理卫生课程的学校来说,内容也往往只是些“本宣科”(意指只讲基本而不深入的知识)。

教材不足,青少年接触途径普遍广泛

自2002年开始,黑龙江省开始为高中教师进行青春期教育培训。他们首次编写了适用于高中阶段的性健康教育教材,并在两年后开始正式进入教室。而北京地区在2004年9月首次发表了有关性、怀孕和性道德等话题的性健康指南。直到同年9月,在南宁才推出了涵盖了青春期性教育的教材系列,从小学高年级一直到高中。然而,令人尴尬的是,当黑龙江省的首个教材上市后,引发了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激烈争议。

当一个人被困时,他更容易面临挑战。当他们无法通过正常的途径获取信息时,年轻人通过书籍、报纸、电影、网络等渠道获得性知识的碎片。从90年代初流行的录像带,到被传阅无数次的地下刊物,还有早期的电子市场上藏匿的盗版光盘,以及如今的互联网时代,中国的性教育一直是空白的。现在,年轻人们通过这些渠道获得了关于性的信息,以最佳的方式理解这个话题。

性教育不仅仅局限于生理卫生课程

不成年人涉及性事件在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而成年人多将责任归咎于“外来文化”。

对性问题的认识不够全面和科学,对性道德伦理的判断力不足。再加上媒体迎合网民兴趣进行炒作,各种“门”事件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实际上,未成年人涉及性问题的现象已经存在很久。上世纪80年代出版的未成年人“犯罪报告”指出,1986年与1982年相比,未成年人涉及性“犯罪”的比例从12%上升至40%以上。上世纪90年代中期,已经有学者对收容所中涉及性问题的受管教儿童进行过调查研究。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伴随着网络炒作,各种门事件在网上频繁发酵,引起了大众的关注。

许多成年人都在抱怨80、90后的行为越来越不受控制,几乎一致认为外来文化对此有冲击,使得中学生们感到困惑。国外的性开放和自由风气让他们不知所措。家长和教师们常常忽视性教育的重要性,也没有对电影的分级管理。色情网站、外来文化和西方的开放思想已经成为成人社会逃避责任的普遍现象。

性是人类动物本性的一部分。我们长期以来的教育模式中,有一种抑制人们欲望的观念,但在现代社会依然存在,年轻人应该毫不掩饰地展示他们蓬勃的青春,他们充沛的荷尔蒙也应该得到合理的释放。整个国家的性启蒙教育,不能仅依靠一些类似苍井空的人物来解决问题。

青春期性教育存在一些错误的认识:

错误观念1:学校的教育已经足够好了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表示,他在与一些北京的大学生交流时发现,很多人对性问题仍然存在知识缺乏的情况。根据杜蕾斯在2004年发布的全球情况报告,中国青少年首次接受性教育的平均年龄为13.7岁,在被调查的41个国家中排名第七。

错误观念2: 青春期性教育目的是为了预防避孕

在对待少年青春期的性教育时,我们不仅需要强调避免婚前性行为,还应该将目光放宽,包含对艾滋病和其他性传播疾病的预防。在我国,艾滋病和HIV感染的病例数量和日增速都非常高,主要原因是青少年性教育的失败。与一些性教育开展良好的国家相比,我们的情况明显得更糟。

错误观念3:越早进行青春期性教育,孩子就越容易面临危险

许多家长因为担心孩子会参与两性之事而不敢与他们进行沟通。联合国人口基金会驻华代表希瑞泰丽雅表示:我们并不是要求家长不说话,而是认为年轻人不会发生性行为。实际上,在中国和许多其他国家,未婚先孕的少女越来越多,她们对性知识了解甚少。

因此,家长和学校应当避免对青春期性教育的错误理解,并正确处理儿童青春期性教育的问题。只有通过正确引导孩子的行为,才能进行他们的青春期性教育。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商品广告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推荐商品广告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上传,如有版权等问题请发邮件到kefu-09#foxmail.com说明(把#替换为@),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温馨提示:本内容仅作参考,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回顶部